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朝霞》作者、著名文学批评家吴亮沪上分享30年写作生涯

谁都没有预料到,2016年,著名文学批评家吴亮在他的花甲之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朝霞》,“野蛮的力量”瞬间震动上海文坛。12月11日,吴亮做客上海图书馆上图讲座,与沪上读者聊了聊自己的30年写作生涯。

在上海文坛,吴亮一直都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名字。20世纪80年代起,吴亮就以犀利的评论风格著称,是新时期文学和先锋文学的重要评论家;1990年后,吴亮的兴趣从文学转向艺术,开始关注中国画家及他们的艺术作品;2000年,吴亮恢复自己的评论者状态、“重出江湖”,著有评论集《文学的选择》等。

在吴亮看来,文学批评其实“很难弄”,尤其是80年代起,当文学批评成为了一种职业,自己在阅读时多了一份“任务感”,便不像70年代看书时那般贪婪和期待,“90年代以后又开始回到阅读的生活,不在文学圈里发声音了,所以相当一部分同行都认为吴亮已经‘逃走’了,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2016年,长篇小说《朝霞》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文坛的极大关注。有人说,没想到这会是一个“老顽童”写出来的;有人盛赞《朝霞》拥有着“野蛮的力量”。吴亮当天则坦言,事先并没想过《朝霞》会成为怎样的作品,“我写评论、议论文都写得很好,但小说没尝试过、也没想到要写小说。”

《朝霞》究竟是怎样写成的?据吴亮回忆,自己经历了三个阶段,“刚开始觉得,这是一部对我很重要的小说,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但没想过要出版,写得不好夭折烂尾了,那就这样了。写到五万字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很特殊的小说,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说它坏。写到十万字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好小说了,因为从文学史上来看,这里面的学习、创新等已经推到了一个新的汉语写作高度,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朝霞》的成功毋庸置疑,但作家的新身份也给吴亮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当被问及自己对中国文学现状的看法时,吴亮表示,觉得应该可以再好一些,但是也“不好说”,“在写《朝霞》之前,我仅仅是个评论家;写了小说以后,我有点‘尴尬’。一个评论家写小说有两种‘尴尬’:一种是写得太‘臭’然后‘完蛋’;还有一种是写得非常好,这时候再批评别人就显得很骄傲,会被讨厌。我不想被人讨厌。”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