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12月10日讲“海昏侯刘贺”

4

《海昏侯刘贺》;辛德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伴随西汉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刘贺由昌邑王入继大统,在位二十七天被废,后再被封为海昏侯,直至生命终点。他短暂的一生是西汉武帝以来宫廷政治斗争的缩影。刘贺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导致了他悲剧的结局。  

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以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经历为脉络,从三个具体问题出发,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讲述海昏侯及其时代。  

本次讲座聚焦三个问题。第一,海昏侯的财富。在墓葬的出土发现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青铜器、黄金制品、钱币等。海昏侯刘贺曾生活在三个地区:昌邑国、首都长安以及海昏侯国所在的豫章地区,这些财富究竟来自哪里,这一问题涉及当时的经济发展与交通状况。第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论语》。海昏侯墓中出土为数众多的竹简。其中,便有《论语》等儒家经典。很多人就此认为,刘贺接受了儒家的正统教育,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真实的情况真的如此吗?与此同时,所发现的《论语》中还保留有《齐论》的内容,这又意味着什么呢?第三,“海昏”一词的涵义。已经有学者认为,“海昏”一词具有政治性,存在褒贬意味。但结合西汉及后代的历史记载看,“海昏”的来历可能更多地源于时人对自然的认知。  

辛老师在讲座中所谈的三个问题,有的已经在其新书《海昏侯刘贺》中有所提及,有的则是他近来有关海昏侯相关问题继续深入思考的最新成果。  

[嘉宾介绍]    

辛德勇,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地理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等研究。代表作有《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1996)、《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2005)、《读书与藏书之间》(2005)、《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2008)、《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2009)、《困学书城》(2009)、《纵心所欲  : 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2011)、《旧史舆地文录》(2013)、《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2013)、《石室賸言》(2014)、《制造汉武帝》(2015)、《旧史舆地文编》(2015)、《祭獭食蹠》(2016)等。

活动详情

[主题]海昏侯刘贺三题  

[时间]12月10日(周六)15:00—17:0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形式]讲座  

[主讲]辛德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开放式活动,无需报名。咨询电话:010-64002710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