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国》;陶短房 著;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是先进的农民起义运动,还是带来浩劫的“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语)?……有人热捧有人臭骂的太平天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近日,学者陶短房推出《说天国》三部曲,以细节“八卦”太平天国旧事,破解这段近代史迷雾。
跳出“好人”“坏人”史评怪相
陶短房是太平天国研究权威罗尔纲的私淑弟子、民间史学巨著《天国志》主撰人,对太平天国历史的叙述以细节丰富、观点平允而知名。他在谈及创作《说天国》三部曲的初衷时说:“历史是复杂的、多元的、多色彩的;每个人的言行、取舍,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效果,一种评价。作为后来人,我们既不是清廷、也不是太平天国的史官,无需、也不应穿越到那个时代,以其中一方的是非为是非,更不应‘替古人操心’,绞尽脑汁地将自己的是非强加给读者。我之所以起意要写这一组和太平天国人物有关的文章,便是想试着跳出总围绕着‘好人’‘坏人’转圈的史评怪相。希望我的这一番忙碌,能给同样关注这段历史以及历史中人物命运的朋友们,多多少少带来一点点助益。”
《说天国》共包括《说天国:从石达开到陈玉成》《说天国:从杨秀清到李秀成》《说天国:洪秀全真相》三部。《说天国:从石达开到陈玉成》讲述了洪秀全身边的女人、子侄及其驸马和妹妹的故事,细究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如石达开、冯云山、韦昌辉、萧朝贵、陈玉成等重要人物的历史与命运。
《说天国:从杨秀清到李秀成》除了分析太平天国两位重量级人物杨秀清和李秀成的种种谜团外,还详细解答了诸如太平天国的宝藏都到哪里去了、洪秀全及其将领的印章下落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说天国:洪秀全真相》则从历史的细节剖析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方方面面:洪秀全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他在金田起义前究竟有什么“革命事迹”?他的“革命大志”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什么变化?天国后期有一个顽童朝廷,难道洪秀全是“恋童癖”?……给读者呈现了“与教科书中常见描述大不一样”的洪秀全。
以细节构建太平天国“百科全书”
光看《说天国》三部曲的目录,就知道作者陶短房重在挖掘细节,如“洪秀全的女人们”“陈玉成的私心”“洪秀全的‘都市相思病’”等等。在“天国的金银财宝,哪里去了?”这一章中,陶短房写道: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湘军大帅曾国藩不顾三伏酷暑,急急忙忙从安庆乘船赶到南京,头一次提审,就让幕僚庞际云、李鸿裔向李秀成问了一个十分有个性的问题——窖藏金银能指出几处否?不但曾大帅关心“长毛埋金”,其他人也很关心。“太平军有藏金”的说法流传之广,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直到前几年,四川、福建等地还有人打着“进京献宝”的旗号,拿着所谓“长毛藏金图”招摇撞骗。
陶短房随后以各种细节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虽然早期太平军实行了严格的圣库制度,要求官兵不要私藏金银,但到了1864年破城前夕的天京城,恐怕的确已经没有多少金银可以“窖藏”了。
在另一章“洪秀全为何成‘宅男’”中,陶短房写道:洪秀全貌似是个勤政与败政的复合体:说他勤政吧,他“不屑处理庶务”,既不关心各地情势,也不喜欢查阅军报;说他败政吧,不仅要一个人扮自己和幼天王两个人的戏,用父子两人的口吻给天父天兄上奏折,向文武百官发号施令,还要把大至天文地理、小至鸡毛蒜皮的事都揽到自己手中。但不论是勤,还是懒,他就是不乐意出远门,而宁可“宅”着办公。
洪秀全忍受着孤独、单调的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把这“太平天国第一宅男”一当十几年,陶短房认为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安全的考量,也有保持神秘效应的需要,此外还有语言因素。洪秀全是客家人,不熟悉官话,自尊心极强的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频频亮相。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破,31日他的葬处被负责安葬的女官黄氏指出,湘军“戮尸毕,举烈火而焚之”——也就是说,直到尸骨成灰,他也“宅”在自己已成“野鸽荒庄”的“十年壮丽天王府”,再不曾迈出半步。
《说天国》三部曲就是以这样具体的描述构建的,从历史细节剖析太平天国的各类人物与事件,揭露光怪陆离的天国表象之后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