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下午,艺术家龚琳娜来到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与读者一起分享了新书《走自己的路》创作背后的故事,并进行了签售。据出版方现代出版社介绍,本书以龚琳娜和老锣生命中不同的音乐会作为主线,采取二人分述同一个故事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这些年来的感受与成长,从中可见一段相知的关系如何诞生,以及两人不同的性情与人生故事。书中所描述的十几年来不曾熄灭的梦想让人为之感动。
在现场,主持人与龚琳娜进行了将近1小时的座谈,在诸如“如何看待假唱”、“神曲究竟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等问题上,龚琳娜与大家进行了非常坦诚的沟通,让读者认识到了更加真实的龚琳娜以及她一直追求的“新艺术”。
歌提前录好,只要对口型就好
龚琳娜在书中写道:“民族歌曲科班出身的我,一直将民歌作为自己的梦想。”龚琳娜5岁开始上台独唱,7岁考入少年宫,17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岁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又考入了中央民族乐团,第二年就在青歌赛中获奖。
活动中,龚琳娜说,获奖以后很多地方邀请她去演出,但并不需要记住要唱什么,因为歌是两三天前录好的,到时候现场放,对口型就好。那时的自己就是个演员,并不是个歌者。
龚琳娜坦言,自己从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出国,心中就开始萌芽要“走自己的路”,假唱让她意识到已经偏离了最初的梦想,所以后来便不顾家人反对辞了职。
不妥协不潜规则,自己争取但决不乞讨
龚琳娜在现场还谈到了青歌赛。这段故事书中也有记载。2000年,龚琳娜去参加CCTV的青歌赛,获得银奖,第二名。她在书里写到,那是她第三次参加比赛了,第一、二次比赛,都被人整了下来。她认为,前两次失败是为了让她明白如何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要坚持,不妥协,不按潜规则走,不靠拉关系。龚琳娜一直强调,老师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因为老师叫她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被尊敬比名利更重要。
我是歌者,不是演员
谈到与老锣的相遇,龚琳娜说,那是02年在一个音乐会上,她和老锣第一次见面。当时她已经有些名气,但那时她对自己将来的路怎么走陷入迷茫,她需要去寻找所有新的东西。那时的龚琳娜正在迷失中,于是老锣带着她去德国跑小小音乐会,这一做就是好几年。
她唱,老锣弹琴,就两个人,没有别的乐器,也没有豪华的舞台。所谓小,指有时候观众只有二十多个人,多一点就50个人,最多就80个人,几乎没有上百人的。这种没有舞台,就在观众近距离面前唱的经历让龚琳娜获益良多。这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唱歌也要讲究天地人和。有了这个经验以后,龚琳娜凡是站在一个新的舞台上,走台的时候一定是先闭上眼睛,然后再睁开眼睛。闭上眼睛的时候,是感受周围有多大;睁大眼睛,是看观众有多少人。然后再决定用多少力来唱,才能让听众听起来舒服。通过小小音乐会,通过不停地对不同的人唱,从刚开始不敢面对人唱,到后来慢慢地可以对人这样唱,她开始掌握这种能力了。
龚琳娜说,那时她才突然发现像她一样经过专业学习的人,太把唱歌当成一种表演。我之前会跟老锣说:“我是一个演员。” 老锣说:“不对,你是个歌者,不是个演员。”
神曲制造者为何在专业音乐圈评价如此高?
一边是被网友调侃为“神曲制造者”,而另一边在专业的音乐圈内,对龚琳娜的评价却相当高。龚琳娜的恩师邹文琴说:“龚琳娜是在服务音乐,她是站着音乐背后的。她站在台上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完全在音乐艺术里。”王昆老师曾评价龚琳娜:“她的演唱富含新意,目前国内正需要这样的音乐。”影星刘嘉玲也说:“龚琳娜的情绪、歌词、音乐会带领着你一直走到一个意境的地方,能直接打动到人们的心灵。”
龚琳娜说:“我一直觉得做艺术不是迎合观众,但是要有观众听才行。我没想过自己要当先锋,我必须要做得超前,但也要有观众”。
一直在背后默默无闻为龚琳娜的音乐做着巨大贡献的老锣说:“今天《忐忑》的成功从一个方面是时代的偶然,但我来说却是顺势的,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忐忑,你真的听过她的歌吗?
龚琳娜既能在电视上比拼不同类型的音乐,也能一个人在长城脚下开音乐会演唱高雅的古诗词;她潜心研究中国民乐、戏曲等各种不同发声方法,在欧洲演出十年,却只唱中文歌。这些年来,坚持不假唱不参加文艺晚会类演出,与老锣一起创造自己的新艺术音乐。
龚琳娜还发起“声音行动”音乐教育项目,旨在传播独具中国特色的发音唱法及音乐理念。
很多人都以为龚琳娜的作品只是哗众取宠的神曲,却不知一个真正歌者的故事和她真正的实力。《血色浪漫》中所有的陕北民歌均出自她口,对一系列古诗的吟唱可称为天籁,对各种民歌的精准演绎传声动人。《自由鸟》《静夜思》《花非花》《相思染》《小河淌水》《庭院深深》《山中问答》如山涧溪水叮叮咚咚。
从最初的演出只有9个观众到如今的街谈巷议,龚琳娜老锣忠实记录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故事与你分享——《走自己的路》。
不假唱,不媚俗,不忐忑。一路走来,初心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