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吴亮新书《朝霞》在沪首发 抒写缺失的城市精魂

2016年8月19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当网联合举办的吴亮《朝霞》新书发布会于上海召开。作家金宇澄、批评家潘凯雄、批评家黄德海与《朝霞》作者吴亮一同讨论了这部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的独特价值。发布会由知名主持人李蕾主持。

著名评论家、作家吴亮

著名评论家、作家吴亮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之一,吴亮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对马原、孙甘露等作家创作的肯定,使得先锋文学得以立足。虽然吴亮在90年代由文学批评转向艺术批评,但他从未远离文学。多年以来,他坚持用一贯的敏锐与犀利的目光关注着文学界,并以独特的姿态参与其中:2009年,他出任改版后的《上海文化》主编,打造了这一个性与品质兼具的文学批评平台;2011年出版的《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则用一种不拘一格的形式回忆了属于自己的七十年代,极具魅力。2016年初,他的长篇小说处女座《朝霞》在《收获》杂志首发,其内容与形式所具有的独特性随即引发评论界热议。吴亮以这样的独具的姿态再一次站在了文坛的聚光灯下,完成了一次从未离开的归来。

长于此生的回忆

《朝霞》是一部关于往昔的成长小说。阿诺及其伙伴,整日生活在漫无边际的聊天和格格不入的闲言碎语之中。在对于这群游荡在都市缝隙中少年的摹写中,吴亮精准地把握住了上海那个年代的色调、人们日常生活的步子,以及成长期少年那永远的焦灼和怅惘。

不难发现,《朝霞》在内容上承续了《我的罗陀斯》中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上海的回忆,但又不局限于上海、不局限于七十年代。首次尝试长篇小说创作的吴亮很好地利用了小说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文体,让自己的想象力在《我的罗陀斯》的基础上进一步绽放、爆发,最终生成了这一部更为厚重、更具能量的作品,一如《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作者礼平所说:“《朝霞》是鬼神之作。吴亮用文字撕开了这座城市的屋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异样的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在《朝霞》中,吴亮写饮食男女,日常经验,但笔墨却并不滞留于此,她的深意是在天空。在很大程度上,《朝霞》是一部吴亮“画”出来的“思絮体小说”,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头顶天光,心怀诸象,都隔了岁月在历史现场独白与对话,以及各种凝滞与逸出。吴亮用文字搭建了另一个并不在地图上的上海,一个天空之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柠教授说:“《朝霞》是典型的六七十年代的文艺青年的自画像,他们身上有浪漫主义、有英雄情结、有救世情怀,还有略带颓废色彩的理想主义。”吴亮似乎是要通过这一群游散的少年,来展现那个零乱的年代。批评家张屛瑾敏锐指出,《朝霞》中叛逆者和先锋者的诞生,让精神生产前所未有地成为了城市空间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海不再仅仅是颓丧的、肉欲的和装饰主义的,而表现出另类的精神,反理想主义的理想主义,超拔的、决断的气质,以及新颖脱俗的言语,在这个意义上,《朝霞》写出了长久以来缺失了的城市精魂。

在《朝霞》中,我们很难找到那些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历史事件,那些进入教科书的时间点也不再大张旗鼓地出现。吴亮并未刻意地写“历史”,他只是在写“往昔”,散落在时间河流中的渺小个体是他关注的对象。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改变了多少?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对于历史亲历者而言,比“历史”更重要的,应该是走过这段历史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便可以理解吴亮在《朝霞》扉页上引用的一句话:“人类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泰伦修语)在吴亮笔下,欲望尖利而茂盛,日常隐秘而伟大,每一个生命庸常渺小却值得体贴赞赏。正因如此,《朝霞》厚重却不宏大,它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秘史,是一段长于此生的回忆。吴亮的深意是要读者掠过他所有再现出的生活细流,去感知那笼于其上的更加隐秘的时代洪流。这恐怕是《朝霞》的深心所在。

《朝霞》

《朝霞》

冒险的想象

比起内容,《朝霞》的形式展现了作者更为巨大的野心。吴亮存留了自己作为批评家的细腻与敏感,但这一次,他的目光更为散漫,叙事更为从容。他并未急于交代人物之关系,而选择了捕捉气息和再现温度。在这些蒙太奇般纷呈的段落中,吴亮像一位出色的剪辑师,将往昔的碎片再一次打乱、拼贴。一如批评家程德培所说:“《朝霞》给我们留下相当松散的线头:有些会让好高骛远心有灵犀者攀越宏伟的意图,有些则是永远解不开的结和断头,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是一个个意义的坟墓;有些地方留下蛛丝马迹,是一种有意味的讲述,有些则踏雪无痕,我们只能将秘密代入沉默。”

穿行于这些时间的碎片中,读者只能自己串联起故事的线索。你也许能读到一个故事,也许能读到两个故事;你也许能读到十九世纪小说的回归,也许能读到现代主义小说的戏仿。无论你读到什么,这些都将属于你自己。在这种碎片化的叙事中,吴亮迫使我们创造出一个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昨日的世界”。

正如批评家房伟所说:“吴亮试图接续先锋主题用‘怎么写’推动‘写什么’。”吴亮在《朝霞》中创造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这也是一种冒险。作为最早肯定中国先锋文学的批评家,吴亮试图用自己的创作,再一次挑战叙事的边界与可能。《朝霞》在形式上迈出的这一步虽然惊险,但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先锋文学虽然远去,但对叙事形式的探索从未终结,也不应该终结。

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以敏锐犀利的批评文字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批评姿态,另一位著名的批评家黄子平将其概括为“深刻的片面”。三十多年前的批评家吴亮选择了“深刻的片面”,今天的小说家吴亮选择了“冒险的想象”。其实,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小说创作,吴亮初心不变,他始终迷恋这种思维的乐趣与语言的攀援,不停对自己、对同代人、对现在与未来的读者发出挑战。在这个讲究迎合的时代,吴亮的倔强既可贵又可爱。

在《朝霞》的腰封上有这么一句话:“你如喜欢,就会终生喜欢它。”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独特价值的《朝霞》将成为一部战胜时间的作品。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