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繁文缛节,随着书迷进场,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首日,设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及各实体书店分会场内,来自全国的500多家出版社带着15万余种精品图书组团参展,更有130余项阅读活动如火如荼。人,一头扎进书海里远行;书香,在人海中迅速漫溢——摩肩接踵的景象背后,是15年来上海书展的能级提升。
立足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原点城市,上海书展集聚了中国出版业的势能,已成为服务全国的文化大平台。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道出了上海书展一个极具标识度的特点:“它是国内把读者、作者、出版社三方联结最紧密的平台。这个大平台毫不奢华,但它在相对集中的空间里提供了极为高效的服务:引读者邂逅好书,领作者会一会知己,助出版商不断优化出版计划。”
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上海书展已淬炼成“上海文化”的一张闪亮金名片。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认为:“以文化为底色的上海书展,凸显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格调。”15年来,从推动文化发展到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书展播下的阅读种子经时光浇灌根系绵延,成为上海市民不断亲近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精神润泽,更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中国出版业的风向标
■主题出版与精品力作从书海里脱颖而出
每年8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是全国出版人都会在日历上“标红”的一天。这天开门揖客的上海书展,一定程度上彰显着中国出版业的风向。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上海书展作为弘扬主流价值、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热切回应新时代精神,在参展图书、展陈设计、活动举办等环节上进行精品化升级,突出引领作用。
位于主会场入口处的序馆,是所有读者都不会错过的参展高地。今年序馆以“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主题,集中展示学习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点主题图书,包括目前已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共计30余种中外语言版本,以及新近出版的十余种总书记著述。
序馆的展示橱窗里,还陈列着全国和上海出版界近两年“打造传世精品”的新成就。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海》《黄宗羲全集》《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国家记忆》《钱学森故事》等,其中既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上海图书奖的精品力作,也有长三角三省一市近来出版的优秀图书。
步入序馆两侧长廊,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精品图书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主题出版展以及上海书展15周年回顾展映入眼帘。
《伟大的开端》 《马克思的20个瞬间》以及 《江南城镇通史》等图书被读者一一记在 “想购”清单里。
当这些主题出版与精品力作从浩瀚书海里脱颖而出,中国出版业的新变化、新趋势一目了然,上海书展15年来一步步提高站位、开阔眼界的办展理念也跃然此间。
全民阅读的助推器
■熠熠生辉的众多子品牌,引领了一年又一年的爱书人
上海书展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真正面向读者的精神盛宴。也正因为此,为爱书人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引导全民阅读向何处纵深,体现着上海书展的价值判断与文化追求。
在许多资深出版人看来,如果上海书展整体是个金字招牌,那么国际文学周、上海首发机制、阅读活动等堪称子品牌,它们合力助推全民阅读,年复一年为爱书人引航。
以今年强化的上海首发机制为例,那是2008年在上海书展上首倡的。 “上海首发、全国畅销”,意在从各方面为名社、名家、名作搭建首发大平台,利用上海特有的出版资源和地理优势为全国出版业提供周到服务。 “上海首发”机制甫一确立,人民文学出版社率先响应。时任出版社社长的正是潘凯雄,他告诉记者: “我们在上海重磅推出苏童的长篇 《河岸》,并在全国取得良好反响,这也成为此后诸多出版社根据上海书展的时间节点来规划出版计划的发端。”尤其是一些学术书、专业书,更会把首发之日选在上海书展期间。最典型的例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已连续六年在沪首发。
再看上海书展独有的国际文学周以及今年以78家实体书店为主阵地的各类阅读活动。每年书展,除了出版人,最忙碌的就是各位作家。 “上海书展把写作人与读书人链接在一个平台上,让他们越过私人的写作天地进行对话、互动。由此得来的共鸣,对作家拥有巨大魅力,对读者则是一种 ‘优选’。”潘凯雄认为,上海书展正是利用这些熠熠生辉的子品牌,在引导爱书人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上下功夫,整座城市的书香才分外馥郁,文脉才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