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生命最后岁月里审定的“刘以鬯经典”出版

image001

6月8日下午,“香港文学一代宗师”刘以鬯先生仙逝,与此同时,他在生命最后岁月里审定的“刘以鬯经典”系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市。这套书包括刘以鬯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经典作品:长篇小说《酒徒》,长、短篇小说合集《对倒》及短篇小说集《寺内》。

《酒徒》《对倒》《寺内》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已有多个版本,刘以鬯先生也对作品分别做过局部修改,使得不同版本略有差异。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香港作家梅子编纂《刘以鬯文集》,并请他择选这三部作品的最佳修订版本结集为“刘以鬯经典”系列推出。其中,《酒徒》依据的是2003年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修订版;《对倒》依据的是2000年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付梓的长、短篇合一版;《寺内》篇目、分辑、排序依据的是1977年台湾幼狮文化公司期刊部的初版本,收录的14篇小说则尽可能优选刘老后来的修订本。

除作品优选最佳版本外,出版社还请梅子撰写刘以鬯简介、编者的话,并选编了各版本序文、前言及相关评论文章作为附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刘以鬯经典”系列还为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外国作家作品及影片译名、常用语、粤语、英语等补充了大量注释,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作品。

责任编辑陈彦瑾介绍说,这三部作品,正如刘以鬯自己所说,“我无意写历史小说,却有意给香港历史加一个注释。”香港学者林少阳也说:“刘以鬯之所以被视为香港文学的代表,不仅是因为他的文学展开于香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记述了另类的香港历史。”创作时,刘以鬯以简洁的文字、灵动的构思植入他所经历的时代和历史,其中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词汇,只有补充注释后,今天读者才能读懂其中的历史内涵。比如“手指舞厅”“捉黄脚鸡””鞋金“”顶手““派青架”“薯仔舞“人手竹刀尺”“明克”等,如果不加注释,读者可能不明其意。书中每一条注释梅子都请刘以鬯先生确认,由于刘老年事已高,则须刘太协助。后来,刘老已不能作答,便由刘太确认,有些则请教相关专家,比如“兜喜神方”的注释请教了道教方面专家,H3的注释请教了建筑方面专家,Brawlywood等英文译注请教了外文专家。经过精心编辑的这套由刘以鬯先生在生命最后岁月里审定的“刘以鬯经典”系列,无疑是最有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一套刘以鬯作品。这套书也得到了莫言、刘再复、蒋勋、龙应台、孙立川、陈晓明等诸位名家的鼎力推荐。在装帧设计上,设计师刘静将三部作品的书名字“酒徒”“对倒”“寺内”用最简单的直线和斜线重新搭构,并用与纸色十分接近的电化铝烫印出来,形成鲜明的形式主义的视觉特色,完美体现了刘以鬯小说“求新求异”的文学精神及其新锐、性灵的文艺气质。封面烫印的泛金光泽和函套的绛红色也让“刘以鬯经典”具有岁月沉淀的气质,那是百岁刘以鬯的花样年华,也是香港的花样年华。

《酒徒》是刘以鬯先生名闻遐迩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诗化意识流小说开山之作”和“现代文人小说高峰”,入选“20世纪现代小说经典名著百强”。2004年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2046》,2011年由香港导演黄国兆拍摄成电影。它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商品经济盛行,文艺也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下,一位艺术良心未泯的作家,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愿典卖自我价值而不能,只好一面煮字疗饥,靠写文字垃圾求取生存,一面自责忏悔,借酒麻醉,沉沦为不能自拔的酒徒。

《对倒》写一个上海移居香港、在回忆中怀旧的中年男子,一个香港土生土长、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们互不相识,各自游荡在70年代的香港街头,带着各自的见闻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远去,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过……“对倒”指一正一负双连邮票,借用此形式,刘以鬯于197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对倒》,后又浓缩为短篇,“刘以鬯经典”选用的是长、短篇合集。2000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

《寺内》收入了14篇新颖多彩的中短篇小说,熔想象与诗意、古典与现代于一炉,或为故事新编,如《寺内》《除夕》;或表现香港现代都市之人与事,如《对倒》《链》《吵架》《赫尔滋夫妇》《龙须糖与热蔗》《圣水》等;或探求生命哲理,如《蟑螂》。这部结集于1977年的经典小说集,篇篇有创意,篇篇是佳构,以“求新求异”的文体实验,彰显现代小说的新锐与性灵,至今令人惊艳而掩卷慨叹: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这三部作品,代表了刘以鬯先生的文学成就。《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杨义说:“如果这样谈论刘以鬯,说他承受着香港商品经济浪潮铺天盖地的冲击,以始终不懈的艺术真诚,在南天一隅出奇制胜,率先使华文小说与世界新锐的现代主义文学接轨。那么他在香港甚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凸现出来了。”并说:“香港文坛应该为出了刘以鬯而骄傲,他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东方诗化意识流艺术,属于东方,又属于现代,代表着香港探索文学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1918年12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36年开始进入文坛。194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哲学)毕业。1948年首部小说《失去的爱情》(中篇)在上海问世,1948年底定居香港。迄今已有《酒徒》《对倒》《寺内》等逾四十种文学著作,主要包括小说集、散杂文合集、文学评论集等。1994年受聘为香港临时市政局“作家留驻计划”第一任作家。2001年至2015年,先后荣膺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教授及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香港书展及文学节首届“年度文学作家”、香港艺术发展局“杰出艺术贡献奖”“终身成就奖”、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和铜紫荆星章等荣誉与奖项。刘以鬯也是编辑、出版家,1941年至2000年,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任报纸副刊编辑、出版社和杂志社总编辑。曾主办怀正出版社,主编《快活林》《快趣》《星岛晚报·大会堂》《香港文学》。在超过半世纪的编辑生涯里,发掘并栽培了许许多多文学新人,为发展香港文学贡献至钜。

image003

《酒徒》,精装,定价:59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image005

《对倒》精装,定价:53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image007

《寺内》精装,定价:55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image009

“刘以鬯经典系列(精装,全三册)”,定价:175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