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三联韬奋书店在2018伦敦书展上获得了“中国精神书店奖”。作为一个只有二十二年历史的书店为何能够代表中国书店的精神?它如今的运作方式又是否继续秉承着三联书店的传统价值?
这一切都要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历史讲起。
三本杂志三家书店
在旧社会推进革命文化事业
三联书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为主,在知识界和广大读者中享有盛誉,被杨绛称作“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三联书店的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如果稍加追溯的话,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三家书店都是以杂志起家的。生活书店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读书出版社的前身是1934年创刊的《读书生活》半月刊。新知书店则是起于1934年创办的《中国农村》月刊。三店为了保障刊物顺利发行,后才成立发行部,逐渐扩大为书店和出版社。
1、生活书店
“努力为社会服务,竭诚谋读者便利”——邹韬奋
生活书店的起源要回溯到《生活》周刊的创办。1926年10月, 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读者的现实思想, 对周刊做了很大的改进。三年间,《生活》周刊销数由2000份突增到4万份以上。到1932年,发行量已达15.5万份,创下了当时我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
1933年以后,《生活》周刊因屡受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在胡愈之等人的帮助和策划下,《生活》周刊脱离中华职业教育社而独立经营,并将周刊社附设“生活书店”,邹韬奋为理事会主席,徐伯昕为经理。1939年,“生活书店”布满全国各地有五十五个分支店,是旧中国(除解放区外)最进步的一家书店。
生活书店的门市布置如图书馆,各类图书按图书分类法列置在四周的书柜里。首创开架售书模式,读者可以任意选择翻阅,即使看上一整天而不买一本书,都不会有人干涉。在厅中的书台上,新书、新刊分台陈列,一目了然。在推荐书台上,每一种被推荐的书,都有文字说明,介绍内容特点。在一些店面比较宽敞的门市部里,还准备了一些长凳或椅子供读者坐着看书,在大城市的门市部还开辟了电话购书业务。
生活书店虽只存在短短十几年,但由它主办或合作出版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杂志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新生》、《大众生活》、《抗战》、《文学》等。在书籍方面,共出版了一千二百余种。在那个年代的曾经受过教育的人,无论青年、中年、老年,只要不是十分糊涂浑浑噩噩的人,都接触过生活书店的书籍和刊物。
2、读书出版社
“ 作为一个进步的出版社,总要给自己的读者有益的精神食粮,使其在书刊的陶冶中健康向上,走向人生的理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给迷茫的青年以正确的导向。”——黄洛峰
读书出版社的成立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李公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流通图书馆”和“读书指导部”,1934年又在《申报》开辟“读书问答”副刊专栏,公开答复一些怎样选书、读书的普遍性问题。10月,李公朴等预见到“读书问答”有被查封的可能,于是带着原班人员从《申报》社分离出来, 成立“读书生活社”。以李公朴为社长, 柳湜、艾思奇为主编,《读书生活》半月刊于1934年11月10日正式在上海创刊。
1936年2月“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于重庆改名为读书出版社)在上海斜桥弄71号正式成立。随后出版了各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还受到了身在延安的毛泽东的关注。1938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由财薄力弱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的三大卷巨著《资本论》的中文全译本(郭大力、王亚南合译),成为当时载誉出版界的一件盛事。
读书出版社发行工作主要是靠批发,除了与上海各书店建立直接批发关系外,还逐渐地和内地各大中城市的书店建立了批发渠道,借此把出版物输送给全国各地的读者。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在上海没有建立门市部,只在斜桥弄71号社里房子的底层门口,摆一两个玻璃柜子,陈列出售一些本版书籍。
3、新知书店
“我们从来不出无聊的、消极的、低级趣味的作品;也不出封建的、买办的、歌颂帝王将相、仁义道德、崇洋媚外的书刊。绝不是为了市场价值,为了骗取钱财,而降低出版水平。”——徐雪寒
1933年,钱俊瑞领导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上海开展活动,并成立了中国情报经济社,该社创立了《中国农村》月刊。随后,离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另外几人创办了《中国经济情报》。1935年《新生》事件之后,这两个刊物面临被迫停刊的威胁,钱俊瑞和徐雪寒等人反复讨论后,决定集资合作办书店。
在初创期至抗战爆发前,新知书店没有设立门市部,同时因为生活书店的投资关系,新知便将图书委托给生活书店代为经销。新知书店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钱俊瑞、章乃器等人合著的《中国货币制度往哪里去?》。该书针对了当时国民党当局推行的法币政策和通过外汇本位制,揭露了国民党把国家通货主权出卖给英美帝国主义者的真相。紧接着,又出版了一批译著。当时出版界很不景气,政治理论性读物更被认为难以销售,但在徐雪寒的经营下,这些政治理论书籍的出版,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至此,新知书店在读者的爱护和支持下,在短短的几年里,逐渐站住了脚跟。
战火中砥砺前行
三店合并随新中国的诞生开启新篇章
从1939年到1941年,是三书店在国统区同受惨重打击,实行合作,转向敌后根据地开辟出版工作基地的时候,也是三书店部分联合的开始。遵照毛主席指示,书店子在国统区化整为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斗争。
1945年8月,重庆三家书店的门市部首先实行合并,人事方面完全组成一个班子,正式开始用“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联书店”招牌。1948年10月26日在香港正式成立了三联书店临时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三联书店总管理处,推选黄洛峰为临管会主席,徐伯听为总经理,沈静芷、万国钧为副总经理。1949 年2月三联总处迁至北京,着手出版与发行等方面的整顿。
1951年起,三联书店一度与人民出版社合并,保留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的名义,作为副牌。1986年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成为一家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图书为主的综合出版社。这期间,三联书店一直不忘恢复开办书店的传统,但苦于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只能先后在南竹竿胡同和崔府夹道两处维持着一个小小的读者服务部。1996年,三联书店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时代,开办了如今的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
“三联保卫战”风波
汪季贤带来了财气,却扫荡了书卷气
进入新世纪后,出版事业步入市场化进程。商品大潮汹涌而至,三联书店一时乱了阵脚,无奈之下,请来擅长搞营销的汪季贤当了总经理,以求走出困境。汪季贤曾在一家画图出版社当老板,据称在出版市场上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汪季贤还把自己以前的旧班底都弄到三联担任重要岗位,这些人有的是被原单位处分清退、有的是无业……
自2003年年底以后,三联书店的运营出现了与“三联传统”不协调的声音。2004年3月,《文汇读书周报》首先披露《读书·中国公务员》、《三联财经竞争力·人才与财富》一号两刊的违规操作情况。据三联书店员工反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三联书店相继出版了200多种质量较差的教辅书,严重破坏了三联书店的品牌形象。一连串的事件在三联书店内部引起轩然大波,3月25日,众多员工为此联名起草《三联书店员工致全体三联人的公开信》,表达了他们对三联现状及前景的忧虑。
这一场“三联风波”引起了全国学术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4月,全国42家民营书店联名递呈《致三联书店暨中国出版集团的公开信》,对三联书店总经理兼总编辑汪季贤进行“弹劾”。三联书店和中国出版集团的迟迟不表态,使得42家民营书店的耐心丧失殆尽,于是决定把信公开。6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这封公开信,称之为“三联保卫战”。
9月14日三联书店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正式宣布将汪季贤调离,“三联保卫战”宣告结束。事后,三联人在楼上燃放了一挂一千响的鞭炮。
“二十四小时不打烊”转型探索
三联韬奋书成都分店是否秉承书店精神?
三联韬奋书店从2014年4月18日晚开始,在政府和母公司三联书店的支持下,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正式开启“24小时不打烊”模式,着手打造“深夜书房”,走上转型之路。这是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如今已有四家分店。2018年1月,三联韬奋书店成都分店也在宽窄巷子开业。
提到早些年的三联韬奋书店,钱满素在《敢为人之先》一文中回忆到:“它一改国内传统的书店经营方式,店面宽敞、环境优雅、品种齐全,京城的闹市中又多了一个读书人喜爱的去处。在这里不仅能对当前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一目了然,随意浏览选购,还能会友喝咖啡,坐而论道,愉快地消磨上半天。”
再对比刚开业不久的三联韬奋成都分店。先说地点选址在宽窄巷子,每天人潮涌动,环境嘈杂,许多游客到店只为拍照,来来往往、窸窸窣窣的声响实在让读者困扰。书店小且不说,书籍总量少、品种也不全,本就不大的空间,还被文创周边占了近三分之一。既没有原来的“环境优雅”也没做到“品种齐全。令人禁不住想问,三联韬奋书店成都分店是否秉承了原有的书店精神?是否坚守了三联人历经八十六载风雨所传承的人文精神?
许纪霖曾说:“在我的概念里,三联的风格意味着批判性、文化品位以及革命传统,这样的传统除了文革时期,从来没有被破坏过”。愿往后的岁月,三联韬奋书店能坚守高质量的文化品位,牢记三联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竭诚为读者服务。就如三联书店店徽上那颗小小星辰般,为读书之人点亮一缕微光。永远不官不商,有书香。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