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要眇宜修”的诗词人生

6fd7a8c6-4727-4577-a3d4-04f7f7c8f115.jpg

“我一生漂泊,现在回首从前,真是往事如烟、前尘若梦。很多详细的情况我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不过幸而我有一个作诗的习惯,我内心有什么感动,常常用诗词记写下来,我的诗词都是我当时非常真纯的感情。”不管是在祖国大陆、台湾,还是海外,叶嘉莹都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在多舛的命运中,她以诗词创作、研究蜚声国际;在国难家愁面前,独有一份“士”的情怀与担当。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正是今年94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可以说,在与诗为伴的沧桑岁月中,叶嘉莹始终“要眇宜修”。

1

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的诗词

在大家的印象里,叶嘉莹是“古典诗词的摆渡人”“才情纵横四海的大家”。她讲中国古典诗词,融贯生命体验,阐说精妙绝伦。虽饱经忧患,但始终用一种沉毅坚忍的心态来面对和担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并且七十多年如一日始终不忘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如历史学者汪荣祖所评价道:“使中国古典诗词再生。”而叶嘉莹自幼习学诗词,积累深厚,亦自成一家。难得的是,《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一书便以时空顺序铺陈其94载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从叶嘉莹的诗词中,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精思。同时,从她对古典诗词的阐发中,可以感悟到在国难家愁中她的人生大境界。

“我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讲我自己的诗词,我说那是‘镜中人影’。为什么叫‘镜中人影’?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我教书七十多年来最难讲的一个题目,之前我从来没有讲过。”叶嘉莹坦言,自己教书虽久,但向来所讲授的是古人的诗词,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的诗词。而其实自己的诗词是佛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现在西方有很多现代的理论,例如,诠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当我讲古人的诗词,我就通过语言符号给它种种的诠释。在诠释中,就有我作为读者的感受,我有很多诠释的自由。”

叶嘉莹表示,自己已经九十多岁了,也应该做一个回顾了。“一定要让我讲的话,我就把距离推远一点,这不见得真的是我,一方面,‘镜中人影’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影子,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另一方面,时间早已超过半个世纪,真是有历史的距离。我现在就作为第三者,作为七十八年后的一个读者,来看我十几岁时所写的幼稚诗篇。其实我现在想一想,在现实之中确实有诠释的距离,因此是镜中的人影。”

2

从小养成关怀国家人民的思想情怀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门第。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老家的四合院能看到的景物就是:窗前的秋竹、大的荷花缸、菊花,然后看到花开的时候有很多蝴蝶、萤火虫在翩跹起舞。“当时我没有任何的理想,也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一个诗人。一个小女孩一天到晚地背诗。”叶嘉莹说,从她开始写诗词,她的伯父、大学老师,从来没有明确告诉她,是要学唐诗还是宋诗,是要学苏黄还是李杜。“言为心声”,她就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俗语说‘大言而无实’,如果都是说大话,就没有一点真实的感情。他们教导我说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国家的战乱忧思和家庭的离愁别绪,都曾给少年时期的叶嘉莹带来深深的触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叶嘉莹遭遇的第一个打击是她母亲的去世。1941年秋,她曾经写了《哭母诗》八首,其中一首是“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又有一首是“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当时,叶嘉莹母亲因在天津做手术开刀以后受感染,得了败血症,很快就病重。本应留在医院,可因不放心家中三个孩子,乃坚持一定要回北平,最后是在火车上去世。因此,叶嘉莹便用用词朴实的组诗表达了对母亲病逝的悲恸之情和深切怀念。

也是在国仇家难中,叶嘉莹的诗歌脱离了少女的情怀,而有了比较深的层次。叶嘉莹介绍,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老师所教的诗词,其实里面都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比如,老师顾随曾写了一首小词《鹧鸪天》,其中有一句“小红楼外万重山”,表面上说是红楼外有万重山,那个“万重山”代表的是什么?就是杜甫说的“国破山河在”。因此接下去说“黄河尚有澄清日”,黄河就是千年一清,它也会有一个澄清的日子,“不信相逢尔许难”,即言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我从小是在苦难之中长大,我关怀国家人民的苦难,这种感情是我从小养成的。”比如,抗战进入第七年,叶嘉莹写过一首诗:“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人去三春花似锦,堂空十载燕巢梁。经秋不动思归念,直把他乡作故乡。”对于此诗,她解释道:“屈原要为这个世界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一个理想的救赎之策,他找到了吗?虽然他没找到,但何妨从现在做起,等到沧海变成桑田,要等到哪一年呢?现在就试一试在沧海之中种下桑田吧!我就是要在沧海之中种出桑田来……”坚定报国之情溢于言表。

3

点燃年轻人

热爱古典诗词的星火

上世纪六十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9年从加拿大第一次归国讲学,叶嘉莹曾经写过两首诗,一首诗是说:“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她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抱负:“国家要建设,国内有的是人,我是个不成材的散木,但是我怀念我的故乡,怀念我的祖国。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好的办法报国,我只能把我所体会的、我所传承的中国诗歌中的美好的品格和修养传给下一代。如果我没有尽到我的力量,下对不起诸位年轻人,上对不起我们前一代的那些杰出的诗人、词人的作品。”

直到现在,已是鲐背之年的叶嘉莹仍然以古典诗词为船桨,孜孜不倦地带领人们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这条“绵延不已、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她强调,一个人的道路总有走完的一日,但作为中华文化珍贵宝藏的诗词之道路,则正有待于继起者的不断开发和拓展。“我是一个曾经历过不少坎坷忧患的人,我平生从来未曾萌生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我只是一个从幼年时代就对古典诗词产生了热爱,并且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的工作者。是古典诗词给了我谋生的工作能力,更是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

此外,谈及诗词的学习,叶嘉莹认为,诗歌就不止要背,还要吟诵。吟诵久了,不用学平仄、押韵,自然就学会合辙押韵了。“作诗不是很难,就像唱歌一样吟唱,吟唱的时候,那个声调跑到你的头脑、心灵里,你随着声调就写出来了,诗的感情是伴随着声调出来的。”这即表明,诗是“有诸中,形于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是你自己的本质、潜意识的一种流露。”叶嘉莹说。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