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数日子,细看古人

1

《古人的日子——戊戌年历》 廉萍 读诗扬之水 释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1月

这本日历是扬之水先生和廉萍女史合作编著的。扬之水先生是前辈,成名极早,她于文史,于器物,均有过人造诣。为文娓娓道来,毫不着力,自在文章的背后是极深的功力。先生以前多用力于文史,近年来倾心于名物,佳作迭出。廉萍女史是资深编辑,写得一手好文章,关于红楼梦的品读文字不知迷倒多少红迷,其他性灵文字也多直指人心。

那日小雪,午间小睡。起来时,阳光刚好照在案头刚收到的戊戌年历上,那圈中的小狗便平添了几分神采。信手翻到明年小雪这一页,录白居易诗,“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顿时兴趣大增,最喜偷闲二字,偷得浮生半日闲嘛。于是,便偷闲,读年历。顺便说一句,读书不看前言后记,先翻正文,这习惯不一定对,但习惯了,就不想改。而且,许多年来,基本上正文内容能吸引我的,前言后记也多不差,反之却未必。

这本日历是扬之水先生和廉萍女史合作编著的。扬之水先生是前辈,成名极早,她于文史,于器物,均有过人造诣。为文娓娓道来,毫不着力,自在文章的背后是极深的功力。先生以前多用力于文史,近年来倾心于名物,佳作迭出。廉萍女史是资深编辑,写得一手好文章,关于红楼梦的品读文字不知迷倒多少红迷,其他性灵文字也多直指人心。但我更喜欢她微信公众号上的每日读诗,首先是短,很少长篇大论,但每每有走心的句子。其次是真,不摆谱,不装样子。文风近似古人笔记,短小精悍,行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我基本上是每篇必读,常有会心。两位名家联袂操刀之作,自然值得期待。

看封面,廉萍署名在前,她在后记中提到,扬之水先生执意诗前图后,故而自己不得已僭先。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说不定是扬之水先生觉得这种排名正与萍水相逢相合,才故意为之。两位都是洒脱之人,好玩之人,想必这作品也一定洒脱好玩儿。

日历的布局是左诗右历,或左图右历。按农历编排,以契古人,故开卷就是大年初一。第一首诗选了张伯寿的《临江仙》,内容当然是喜气盈门的吉祥话,但末二句“诗书为世业,清白是家传”,或许才是作者的苦心所在。如今世道浇漓,人心焦躁,名利场中,无所不用其极,但求富贵,谁管良心?这两句不是灵丹,未必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功效。不过选择这本日历的朋友多有雅致,览卷至此,或可唤起一点素心。大年初二,配图是东汉青铜镜,这是正文中的第一个器物。为何以镜发端?或许有以镜为鉴之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可以检点旧日得失,更好地开创新年。

再向后,图文互见,精彩迭出。从前自己读诗,很多名物不懂,即便有了注释也很难想象出具体物象。于是,很多名物就只能停留在语词的层次上。大脑中映现诗中图景时,总是有些地方含混不清,或者干脆就是残缺或空白。仅靠想象终不能填补这种直观上的缺失,往往引以为憾。

日历中,多种名物与诗文对应出现,很多以前的疑问豁然开朗。如正月十五,诗选辛稼轩著名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王国维先生列入学问三境界后,人所共知。但“蛾儿雪柳黄金缕”一句,却没有多少人能有直观的感受。待看到后面《大傩图》中的头饰和一对精美的闹蛾簪时,诗句就活了,原来蛾儿头饰就是这样的啊!八百多年前出游女子头上的饰物也仿佛可见,一时境界全出。诗与图一页页展开,目光和心情也随之起伏,令人不忍释卷。与其说这是知识的获取,毋宁说是美的体验和情感的印证。

二月初六,图选战国铜器刻纹,人们在进行各种劳作。作者选择了《诗经·豳风·七月》诗意释图,真是神来之笔。“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女儿们充满生机的劳动场景,与这古拙的刻纹图式完美相应。比起后来宋人马和专门为诗意所画的《豳风·七月》图卷,仿佛更显得契合无间。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互相印证,竟焕发出难以想象的光彩。这是书中极少几处对图意的阐释之一,过目难忘。

日历中名物种类繁多,但品种最多也是我最关注的器物大概就是酒具了。有碧筩劝,“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有荷花杯、荷叶杯,“明花烛,洗金荷”,“醉把青荷叶”;有蕉叶杯,“香雪,香雪,满引水晶蕉叶”;有鹦鹉螺杯,“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居然还有酒船,“朝朝沉醉引金船”,“不妨斟寿酒,和月入金船”;还有盛放酒筹的玉烛,“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古人实在是太会享受生活了,一个喝酒的家伙,居然有这么多花样,难怪有那么多好诗。诗与酒,原是不可分的。苏轼说得好,“诗酒趁年华”。偷闲也该如此吧。

通观全书,从图来看,大抵涉及器物、绘画、铜器、画像砖、砖雕、木俑、石人、印章等等,但求以物证诗,视野宏阔,不拘一格。从文字上看,明显能感受到作者行文的节制,似乎有意为了呈现事物原貌,故而极少加入自身的理解和阐释。于诗,基本上只注生僻字词和典故,罕见发挥,与廉萍女史的“每日读诗”风格迥异;于物,主要注出题名、馆藏、特点,亦少解释,与扬之水先生以往文章笔法也大有不同。关于这一点,作者自身亦有所示。三月廿四,选唐章怀太子墓石椁线刻画(摹本),下引李建勋《春词》“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皇钗”,说“诗与画的留白,有待读诗读画者填补”。尽量原貌呈现,而在留白处任读者逸兴遄飞,借此与读者互动,这正是作者的期待吧。

日历,本该随着日子,一页一页品味赏玩,方可得其闲雅之意。如我这般囫囵吞枣般的读法,着实是焚琴煮鹤之举,诸君当以为戒。闲看日历,遥对古人,徐徐图之,或可自得其乐。“幽斋风月清无限,莫问流年有盛衰。”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