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版权输出从几种增至几十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何树立作家海外推广品牌

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8月推出了电视同名图书《朗读者》,短短一个月内就发行60万册,成为一本现象级的电视图书。此次的成功合作为9月与央视再联手出版《开学第一课》同名图书铺平了道路,新书将在12月底出版。电视图书的出版为人文社今年的业绩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打造电视图书时运用的精品战略同样也是我们推动文学作品“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的关键。

人文社一直注重将中国文学作品推向国际市场。早在2006年,在时任副社长、现任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的支持下,与美国哈珀·柯林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陆续出版了《骆驼祥子》《边城》《古船》等作品的英文版。

2008年人文社成立了对外合作部,逐步确定了业务重点——促进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推广。当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事事都得从头做起,压力和难度都非常大。

8年下来,人文社版权输出量从最初的几种增至几十种,输出地域从亚洲国家拓展到英、美、欧、南美和阿拉伯地区,成果斐然。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适合推介到国外,在慢慢了解国外市场以及海外读者对中国作品的接受度后,开始用国际化的方式进行版权推广。我们最初委托国际著名版代公司代理中国作家,效果却不理想,因为中国作家对于他们而言只占全球作家很小的比重,与国外作者有文化背景、写作题材、写作方式等各种差异。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是首创了“山楂树”模式,即人文社代理非本版图书的海外版权,这是人文社的一项创新。在2009年,人文社青年编辑推荐了作家艾米的图书,并签约了《山楂树之恋》的海外代理权。人文社大胆启用作家作品海外签约代理的模式,就是希望在全球出版界和读者中间,传达更多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声音。我们认为,只要作品的文学性好,对海外读者有吸引力,我们都与作家主动商谈,代理这些一线作家的海外版权。

二是坚持商业出版的原则,寻找国外最有实力与适合的文学出版社进行合作。要求对中国作者给予国际作者同等的合同权益,因为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商业出版的保障,就谈不上海外影响力。

三是利用各种机会带领作家走出国门。通过参加各类书展、组织各类文学交流活动,面对面地与国外出版商、编辑、读者对话。与国外出版社共同做好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出版及宣传推广工作。近年来,人文社先后组织策划铁凝、贾平凹、张炜、毕飞宇、格非、阿乙、冯唐等众多作家到海外参加对话及交流活动,在海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四是注重在传统出版中运用新媒体手段,实现多形式、立体化地“走出去”。今年早些时候,人文社与澳大利亚的Skynews公司合作,从外国人的视角出发,由外国电视制作人采访并制作“中国翻译家微访谈”、“中国当代作家微访谈”视频节目,并将AR技术链接到我们的目录中,让国外出版商对中国作家有更直观的了解;未来,还会针对全世界的汉语热,进行有声读物的版权输出尝试。

五是全力以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作家及作品。近两年人文社集中向海外推广作家阿乙的作品,取得骄人业绩,从而又吸引了更多作家与人文社签约。

人文社对中国文学海外推广工作始终秉承着如下理念:

一是对每位签约的作家负责,让作家一个一个的走出去。人文社推行的作家模式就是要为每位签约作家负责任地把海外宣传推广工作做深做透,而不是简单地批量签约作家、抢资源、占资助;二是强调作家与出版社的相互信任,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做好海外宣传推广;三是努力寻找最匹配的海外合作伙伴,按照商业出版的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让中国作家的作品有尊严地走出去;四是对版权输出的考评不仅看版权输出数量,更要重视输出品质及作品的海外影响,坚持高品质、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走出去”。

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面临的困难有目共睹,这尤其需要中国出版人付出多年的努力。为此我们也建议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在政策和机制上对商业化运作的出版项目建立奖励机制和配套措施,充分调动版贸人员的积极性,并提供更多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世界对中国越来越关注,我们应抓住契机推动中国文学走进当地市场。除了与国外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人文社还将在欧洲、北美、拉美地区设立国际编辑部,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合作,为海外读者呈现优秀的中国作家及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