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有怪兽,她用童话把它们“打捞”出来

“很多孩子看了《故宫里的大怪兽》告诉我,姐姐你在书里编的那些怪兽好有意思啊。可我想说的是,这些怪兽不是我编出来的,它们都‘活’在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里。”2015年起,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常怡开始创作《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至今已出版6部。问起她为什么想到把“故宫”、“怪兽”作为写作题材,常怡的回答是“自然而然”。“小时候我爷爷家离故宫只有一个街口,胡同里还住着一位以前在故宫工作过的老奶奶,那些故宫神兽的怪谈从小就是我的睡前故事。听了故事,再去故宫里寻找那些故事中的神兽,这种神奇的体验我希望今天的孩子也能体会。”

《故宫里的大怪兽》的主角是小学生李小雨,这个11岁的小女孩有一天无意中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她听到了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很难说李小雨的身上没有常怡自己的投射,在打小常在故宫游乐的她眼里,那些一直矗立着、保护着故宫的神兽,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一般。“中国的怪兽其实是一个庞大、有趣的体系,它们生动、正统,有些甚至在正史中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怪兽的故事也慢慢地从人们口中消失了,很少有人再提起它们的名字,我们只知道龙、凤这样的吉祥物,却不知道还有各种怪兽的存在。它们“隐身”了,但不代表不存在。”常怡立志“打捞”起这些隐身的怪兽,她看了很多故宫建筑和收藏方面的书,也翻阅了《山海经》《搜神记》这样的历史典籍,还有日本的《怪奇鸟兽图卷》等专门考究怪兽来历的书。“今天的孩子可能知道迪士尼的怪兽,更加熟悉日本动漫里的怪兽。但他们不知道,日本怪兽的很多源头其实是从中国来的,比如日本的海怪与中国山东的海怪传说几乎是一样的——山东古时候是齐国,一直有神怪的传统,后来的蒲松龄也是山东人。”

在常怡看来,中国的怪兽知识是“断档”的,“和儒家正统反对怪力乱神有一定关系,一直到今天。”通过《故宫里的大怪兽》和主人公李小雨,她希望孩子不止看到故宫里的一排排建筑,还能发现故宫有趣的地方,愿意去了解故宫那些神奇的历史。“现在书里写到的还只是建筑中的神兽,6本加起来有几十种,但其实,故宫里的怪兽还有很多,各种器物用具上都有,有些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香炉,香炉腿上就有龙的九个儿子之一‘狻猊’,它喜欢烟雾,是一个好静的怪兽。古人在雕刻这些神兽时非常讲究,它们有不同的性情、经历、兴趣、职责,丰富多彩,各司其职。在这些生动形象的怪兽、神仙故事中,有西式的梦幻,也有中式的传说,还穿插着很多生活、自然常识,民俗文化,善良、正直、信念、爱与责任的启迪。对孩子来说,相信怪兽的存在,也是对想象力的尊重和珍惜。”

在《故宫里的大怪兽》每本书里都标注了一张故宫怪兽地图,将每个怪兽在故宫中发生故事的地点都标注出来,现实与童话的结合,让怪兽更加拥有了灵性和奇幻的色彩。常怡说,不止“怪兽地图”,在写作过程,她自己还编写了一部“怪兽词典”,“一直在搜索、查资料,有新的发现就记录进去。”而《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也会继续写下去。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