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梁波新作《大围涂》 用小说记录的萧山围垦史

未标题-1

《大围涂》,俞梁波,东方出版中心

“从整个萧山的发展来说,围垦就是‘本’。没有这个根基,就什么都没有。”作家俞梁波说。

俞梁波耗时6年完成的60万字长篇小说《大围涂》(东方出版中心),写的正是萧山人民围垦治江的历史。7月22日,俞梁波在萧山新华大厦与读者分享了新书。

围垦,是指用堤坝把滩地围起来开垦。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90年代,萧山人经历33次的围垦,共围得滩涂361平方公里,约合萧山区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若与宋代时相比,围垦将萧山区的面积翻了将近一番。这一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世界围海造田的奇迹”。

土生土长在萧山的俞梁波,用《大围涂》来记录并纪念这段历史。

“我母亲十六七岁的时候,专门去参加围垦,那是50年前了。我丈母娘也是。说不定她们在还不认识的时候,就在工地上相遇过。”俞梁波说,那个时候萧山除了老人和幼儿,几乎所有人都参与过围垦。

“那时候参与围垦,是为了活命。如果不去,生死一夜之间就可能被决定。”他所指的是,钱塘江泛滥的潮水带来的决堤“坍江”。

据《萧山围垦志》记载,最致命的一次“坍江”发生在明崇祯元年(1628年)——17000多人被浪潮吞没。

新中国成立后,“坍江”也有发生。《大围涂》的开篇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次真实发生的坍江:“茅草舍一间接一间地被汹涌江水席卷而去。电闪雷鸣。瞬间照亮了人间灾难。一切都在消失。一双双在水里沉浮、挣扎、隐现的大手小手,到处都是稍纵即逝的哭喊声……”

那场大水夺走了41条鲜活的生命,《大围涂》分成的41章,正是作者对死难者深挚的纪念。

以决堤开篇,俞梁波写了这样一群萧山人:他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汹涌的潮水相抗衡。

俞梁波笔下的人物,有农民、工人、医生,也有官员和知识分子,他们“活干累了就席地而睡,夜里还要有人放哨,潮水来了得逃命,睡醒了就起身接着干”。俞梁波与亲身经历过围垦的老人做了大量交流,希望写出宏大叙事之下个体的情感、精神和真实反应。

小说主人公汪阿兴是典型萧山南片人的性格:阳刚、直爽;而年长的老铁头则是沙地人的形象:坚韧、敏锐。除此之外,胡慧丽、高成天、老倪父子等诸多人物,都在史诗般的事件当中,散发着自己的精气神。

萧山东部曾有一座雷山,在围垦过程中,整座山被人工开采,用拖船、牛车、人力车运到钱塘江边,作为围垦的材料。

这段容易让人联想到愚公和精卫的历史,也是“围垦精神”最贴切的意象。

“如今围垦,都是机械化的,但在那个时代,人们用血肉之躯去‘遇河架桥、逢山开路’,完全超出现代人的想象。”俞梁波说,“当年这批人这么坚定的信仰,其实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吃饱饭。”今天谈围垦精神,也不会过时,“有人会觉得这种艰苦奋斗、心无旁骛的状态,和这个时代有距离。但要成事,依然需要这种精神。”

“围垦精神”的另一个切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不是去征服钱塘江,而是与它达成和谐、平衡。潮水照样涌来,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作为,能够与之抗衡。”俞梁波说。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