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尊严 学术的尊严

p1_b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张颔卷”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8月版/73.00元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丛书所收作品一般多为民国以来,或民国出生的,在书法史上多享盛誉者的选集。张颔是其中不多的几位尚健在于世者,按传统虚岁来看,老人今年已98岁高龄了。古老传统文化中,由于德高望重常受敬重或学富五车且长寿者,恭称作“人瑞”。瑞者,或称期颐。年近“期颐”的张颔所留书迹“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丛书中的《张颔卷》,是一个较好的特例,较完整地体现了该系列丛书的编辑标准。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曾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传统的艺坛把此作为衡鉴中国千古画家之准绳。画师、词客是一是二,亦如书家未有脱略学者、文人者,此中的辩证关系,足资我辈后生小子恒久玩索。盖有词客而不兼画师者矣,未有第一流画师不为词客者;亦如学者、文人而不兼书家者众矣,却难有第一流书家不为学者、文人者矣。如果读者留心就会发现,“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丛书中,绝少收录近代文化撕裂以来专门以书法名世者,所选者或皆为影响深远的硕学大儒,或为享誉于世的大政治家、文人,或系脍炙人口的画师者,亦多学有所长、其实也是各有专擅者也。此外两位健在的,即如张颔、张守中两人身份有一致之处,均为考古学界立身,又均与著名的《侯马盟书》结缘。单就张颔而言,他当得起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张颔晚年之书名,不但名高一时,其书艺亦绝非是玩票式的,而是具有明确的自身艺术特点。1965年,张颔主持了山西侯马东周晋国遗址的发掘工作;1976年主持并参与整理《侯马盟书》(另还有张守中等两位考古学家参编)出版,其后即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79年,发表《侯马盟书丛考续》一文,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冯其庸曾赞曰:“九十年华万古春,一编侯马世人惊。天书解破千年事,亘古公推第一人”,语虽多奖饰,推重之意却颇溢于言表。

张颔自称不是书家,更不想以书法沽名,但他的书法美誉近年来却不胫而走,广为士人所称道。张颔其书尤善古文、篆籀,其笔画藏头护尾,翕张自如,遒劲峭拔,铁画银钩,这与老先生谙熟殷周金文、先秦篆籀之字理、了然金石文字演化不无干系。在古文字研究上,他可谓涉猎广泛,举凡盟书文字、楚简古文、帛书、瓦当文字、诏版文字、古币文、金文、鸟虫书、秦篆,都无不作过精深研究,亦开以北宋郭忠恕编《汗简》一书考证20世纪以来新出土楚系简帛文字形体之先声。我们非常赞同时人的一个观点,年过90余仍能写出如此精绝的秦篆、铁线篆,张颔在当今书坛是几乎是无二见者。

其二,张颔的书法成就,系自其考古、文字研究专业之“薰习”而致,是其人格、学问修养的必然结果。有学者曾总结其学问的研究范围是“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为首,涉及到泉币文字、玺印镜铭、盟书等方面。可谓充分掌握一切古文字资料全领域”,此一评价既客观又全面地总结了张颔大半生的学术艺术成就。王维诗中所谓“余习”者,古贤曰“习”者,有“积习”和“薰习”之分。“积习”者,此处可喻张颔的学术成就,他终其大半生学之不已,日研其所困惑,月毋忘其精进,辑熙光明、如薪之积,盖其一心关注于己之自内修而笃行于时。而“薰习”者,则可用来譬喻他的书学之成就,优游于学苑,涵泳于金石,专业之教不肃而成,师、友之风不扶自直,浸淫之久如麝之薰,盖自外铄者也。夫子有“学而时习之”之说,及其汇涓滴之微以为江河者,则沛然莫之能御,出其余技足了千钧。张颔这真以“余习”以成其浩大者典型。

当下于此,我们以张先生书迹数十余件,陈之此卷,以谂观者。其知海内识者,睹其书迹,以见其修养,举起渊薮。我们作为编辑者,其愿足矣。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