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期中版好书榜推荐

情怀守望与心灵跋涉

记者从本期中版好书榜遴选了三部作品进行特别推荐。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城如海》讲述了戏剧导演余松坡对“蚁族”的议论冒犯了年轻人,一个文化事件出人意料地演变为社会事件,小保姆、快递员、大学生等相继卷入他的生活并发生种种耐人寻味的故事。《古琴》(中华书局出版)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深入古琴世界的经历和体会。它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更有关于古琴之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相互关联,甚至是我们应当怎样生活的解读。少儿长篇小说《海底隧道》则揭示了在充满疑惑与烦恼的成长途中,成就坚强和善良的秘密。人物鲜活饱满,叙事简洁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淳朴的情感和动人的情怀。

《王城如海》再写新北京新世相

《王城如海》是70后实力作家徐则臣最新的长篇小说,讲的是新北京各个阶层的生活故事。海归导演余松坡的话剧涉及“蚁族”,引发巨大争议。争议之下,他的压力也逐步升级,先被家里的保姆罗冬雨洞悉,接着被罗冬雨的男友、快递员韩山发现;然后又被罗冬雨的弟弟,大学生罗龙河引爆……小说篇幅不长,情节紧凑,矛盾冲突不断升级。作家用一支成熟的笔,挑开了雾霾之下新北京的新世相,读者或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我们带着各自的过往,奔波在北京的大街上,奔向自己的未来。物质匮乏的时候,追逐物质;精神空虚的时候,寻求心安,然而,欲望无处可藏。

关于创作缘起,徐则臣说:“这部小说是个意外产物。照我的写作计划,它至少该在三年后诞生。《耶路撒冷》写完,我就开始专心准备一部跟京杭大运河有关的长篇小说。这小说既跟运河有关,运河的前生今世必当了然于胸,有一堆资料要看,文字的,影像的;以我的写作习惯,从南到北运河沿线我也得切实地走上一两趟,走过了写起来心里才踏实;小说的一条线在1901年,这一年于中国意义之重大,稍通近现代历史即可明白,这一年晚清政府下令废止漕运,也直接导致了运河在今天的兴废,如此这般,二十世纪前后几年的中国历史也需要仔细地梳理一遍;凡此种种,有浩繁的功课要做,我是预料到工程之大的,但没想到大到如此,一个问题盘带出另外一个问题,一本书牵扯到另外一本书,笔记越做越多,我常有被资料和想法淹没之感。有一天我面对满桌子的书发呆,突然一个感觉从心里浮上来:有件事得干了。这个感觉如此熟悉,我知道有小说提前瓜熟蒂落,要加塞赶到前头了。这小说就是《王城如海》。”

静听海外《古琴》风雅韵律

古琴在200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许多优秀的琴师不是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之于他们乃是自我修行的一种方式,正如参禅,是解脱自我、求索智慧的一种途径。而对于疲惫的官宦、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或者贫寒的诗人们来说,弹琴又能帮助他们逃避冷酷的现实,回归平静祥和,接近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华书局的《古琴》是一部难得的古琴艺术著作。其中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还有关于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关联。作者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从小学习欧洲古老的鲁特琴,而她在中国学习古琴的1961~1962年,是一个特殊年代,她有幸遇到管平湖、査阜西、溥雪斋这样的一流大师,所以她的这部作品就有一种生动的感性,一种特别的味道,同时有着专业的根基。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古琴艺术著作。

林西莉说“这种乐器深受崇尚,在中国无数的诗歌里被传唱。许多有关琴师命运的动人故事一直脍炙人口。这拥有悠久历史的乐器至今仍被弹奏着。这是一种奇长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传统。”但是,“古琴的弹奏后来渐渐地被赋予了繁多的规则和要求,诸如何时可弹,何时不可弹,应当如何弹,衣着如何,坐姿如何以及琴房的布置等等。并非你随心所欲,边烧饭边抓张琴谱跑进屋里,想弹就弹的。弹古琴需要做准备工作,既有具体的细节准备,又有精神上的准备,在某种意义上,弹古琴是一件相当神圣的事情。近百年来古琴的神圣感确实有所降低,但它仍被视为稀罕之物,当作传家宝为人们所珍藏,虽然家中已无人再弹奏它。不过我相信后继有人,琴声一定不会断的。”在她看来:“古琴和其他高水准的乐器一样,都需要琴师一生的锤炼和投入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而如此的锤炼和投入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但通过粗浅地接触古琴音乐,让我们不但有机会见识到这样一种极其独特而曼妙动听的音乐,也有机会与整个中国古典文化亲近起来。古琴弹奏贯穿了儒家和道家的传统,亦包含了很多人生和修养的基本原则。每段音乐都让人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联想——兰草、梅花、高山、流水、仙鹤和在空中展翅的大雁,这些都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于诗歌绘画当中的题材。”

《海底隧道》破茧成长讲述少年精神

《海底隧道》是作家杨志军第一次以少年儿童为主角,专为少年儿童量身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故事取材于作者记者生涯中的真实事件,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扎实的文献查证使作品在儿童长篇小说之中独树一帜,作者沉淀10年的故事,一旦行诸笔端,与作者之前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而究其内核却是一脉相承,都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推崇,新作更偏重于对人生转折点的思考。

《海底隧道》中的小主人公圆圆如当下千万家庭中的孩子同样顽皮。我们的孩子虽没有经历艰苦奋斗的岁月,但是孩子们的朋友圆圆却是那段岁月中最深刻的印记。圆圆的困惑也是那么的复杂,可是在隧道的帮助下,他拨开了迷雾,让那辉煌的岁月把成长的智慧融入了自己的血肉,也让自己和时代一起从艰难走向了辉煌。

少年的成长是人生关键的转折,《海底隧道》详实地记录了圆圆一家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家庭在时代变迁的伟力之下是如何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经过作者深度思考,挖掘塑造,让成长这个终极命题有了一种可靠的答案。这个答案被巧妙地隐藏在“隧道”之中,为每一位读者都准备了探索的路灯,在阅读中刻下自己的印记,获取自己那份关于成长蜕变奥秘的答案。

整部小说没有对祖国建设的艰苦历程,爸爸妈妈、姐姐多多、张老师等人的奉献与爱做直接的描写和刻意的“拔高”,流金岁月里那些不可忘却的时刻和他们崇高的境界伴随着主人公的一次次成长已然默默深入读者的心灵,不由地激发出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真挚的爱国情感和人文情怀,引导他们坚韧勇敢,奋发向上。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