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蓝海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旧译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蓝海战略研究院主任、《蓝海战略》(扩展版)作者W。钱·金教授表示,在今天的中国,蓝海战略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今天,当人们谈到未来的增长型市场时,很少会提及欧洲和日本。即便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关于未来增长前景的评估中也越来越被排在后面了。相反,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则名列前茅。” W。钱·金教授指出,仅仅10年间,这三个国家就都跻身于世界十大经济体行列。在过去的15年间,财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的数量已增加20多倍,印度企业的数量增长了约8倍,而拉美企业的数量也翻了一番,这些巨大的新兴经济体代表着亟待开启的新需求。
那么蓝海战略如何影响这些新兴经济体?英士国际商学院资深研究员吉宓教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不少评论将“加减乘除”作为比喻,为供给侧改革布局。这与蓝海战略实现价值创新的四步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法和减法对应蓝海战略的“剔除”和“减少”,就是要去除无效供给、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企业运营成本、融资成本及社会保障成本。加法和乘法对应“增加”和“创造”,旨在大幅提升企业运营的要素供给、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培育内生性经济增长的动因,为企业和整体国民经济实现价值的飞跃创造条件。
此外,与会专家表示,蓝海战略理论中独特的“可塑造的产业结构”“可以系统性开启的战略创造力”等理念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经济转型举措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蓝海战略》中不断强调的,施行战略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竞争,而是要使竞争变得无关,从而开创新的市场,让零和变为双赢。
未来,专家预计,企业若能顺应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方向,积极走出红海,开创蓝海,就能够从被“剔除”“减少”的一方转为主动“增加”“创造”的一方,为自身创造光明前景,也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贡献出一分力量。
本次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和《清华管理评论》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