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共和国》李升泉等著/中华书局2016年10月版
红军再次进入黔北地区,一个多月前,他们曾在这里打垮过黔军。欲取遵义,先占两关,这两关是桐梓和娄山关。
当红军向两关进军时,总政治部张贴了《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我们现在回转到黔北来,要完全消灭国民党军阀——贵州王家烈及蒋介石的主力周(浑元)薛(岳)纵队;要彻底推翻黔北绅粮区乡公所的反动势力……要巩固地建立起工农自己的政权——苏维埃。
敌人研究了这份布告,并没有弄清红军的作战意图。
川军潘文华担心红军又要北渡长江;蒋介石和他的中央军却以为中央红军又要与萧、贺谋取联络;滇军本想尾追,因要入川,刘湘设置矛盾而无法前进;至于王家烈只听蒋介石的。
这就为红军提供了战机。
一、三军团以日行七十里的进军速度,行进在黔北的山道上,只四天时间,就逼进桐梓。这两个军团统归林彪、聂荣臻指挥,他们命令红一师第一团为前卫,趁黑夜展开攻城。
桐梓守敌只有黔军两个连,接火两个小时,守敌便弃城而逃。滇军孙渡,听到桐梓失守,忙致电王家烈表示“不胜悬念”。而王家烈更是惊慌,他听了蒋介石的判断,把桐梓一团守军调往松坎,以防止中央红军与二、六军团会合,没想到,红军却从这里乘虚而入。桐梓的失守,切断了黔军南北联系,也为进入娄山关打开了通道。而娄山关又是遵义的北门户,它的攻占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战局。
红三军团奉命攻占娄山关。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来到执行任务的三营队伍前面,半晌没有开腔,他几乎是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之后,对大家说:“同志们,这是军委直接下达的作战任务,你们不是代表咱十三团,是代表我们红三军团,代表中央红军!我们一定要报土城之仇,夺取进军黔北的新胜利!”
先头部队冒雨向娄山关急进。前卫侦察连在逼近娄山关口时,与黔军尖兵连发生遭遇。侦察连长韦杰一看狭路相逢,当即指挥部队在公路两侧闪开卧倒,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黔军尖兵连事前没有想到红军到了这里,突然受到袭击,一时弄不清情况,扭头就跑。韦杰带领队伍边追边打,一气冲上关口。当他们看到路边的大青石碑上,镌刻着“娄山关”三个楷书大字时,确信这个地处两座山峰之间的口子,就是遵义的北门户娄山关了。还没来得及将队伍展开,南面的敌人已向山口冲来,猛烈的炮火顷刻笼罩了山口……
这时,彭雪枫带着十三团赶来,控制了阵地。
敌人是黔军柏辉章师的杜肇华旅,虽说战斗力不强,但清楚娄山关的重要。杜肇华忙命令部属抢占了关口东侧的制高点—点灯山,居高临下,直接对娄山关形成威胁。前卫团猛烈进攻,激战终日,不克。
彭德怀亲临前线,他心里十分着急,若不迅速击退娄山关守敌,占领遵义就是一句空话。而在贵阳的中央军,就会很快赶来增援遵义,那时,整个入黔歼敌计划就要落空。
中央已经明确规定,从娄山关到攻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由彭德怀指挥,并把一军团也划归他统一调动,现在,说什么也不能让土城的战况重演!
彭德怀把三军团现有的四个团全拉上阵地。其中,十三团在关上与敌争夺点灯山,十二团在关下两山间的沟底公路与敌激战……
战争是流血的代名词。娄山关一带,敌我交错拼杀,从早至晚,弥漫着不散的硝烟……
第三次反“围剿”时,当时任红一军团一师政委的蔡树藩,在前沿阵地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被冷枪击中左臂,当时条件简陋,药物奇缺,骨伤很难治愈。蔡政委主动向医生提出,将自己左臂锯掉。后来,在一无麻醉药二无手术工具的情况下,医生用一把普通锯子,完成了手术……今天,他是红九军团的政治委员,正用仅剩的右臂指挥着部队在后面阻击尾追的川敌。
红三军团最终攻占了娄山关、点灯山,被击溃的黔军退往遵义。这一仗,敌人死伤了不少,三军团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彭德怀来不及让部队喘上一口气,就命令部队沿公路南进,直逼遵义。
(文章摘自《马背上的共和国》)
关于本书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是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年代。红军将士以奋斗、艰辛创造了那段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作者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寻访,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终成此书。全书生动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扣人心弦且、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
推荐理由
同样写长征,不同人的笔下会呈现不同品质。而我更看重的,就是这部书的品质:纪实性与文学性兼具,忠实于历史又善于构造情节。著作还有一个特点,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露长征中党和军队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刘亚洲(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