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时光,重温孙中山的思想光辉

p2_b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也从2016年10月12日起陆续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一套。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了解和阅读与孙中山相关的图书,一方面是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重新走进那个战火纷飞、慷慨激昂的年代,了解孙中山这个真挚的爱国者、百折不挠的革命家的魅力人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文集:为后世留存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革命家、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祖国统一维护者,孙中山在长期从事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缀,留下著述颇多。他的著作如今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就出版过《孙中山选集》。上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的11卷本《孙中山全集》。2015年12月,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最新版本的《孙中山全集》。该全集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吸收前人编纂的孙中山文集成果的基础上,该版《孙中山全集》广泛搜集了近30年来国内外各界人士披露的新资料和辑佚考辨成果,共收录著述11500余篇,史料之丰富与确切是已经行世的成书无法企及的。

如果说《孙中山全集》对喜欢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读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那么《孙中山伦敦蒙难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就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作品。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起义失败,避居国外。清政府通令各主要驻外使馆密切注意“要犯孙文”的行踪,设法诱捕。1896年10月,清政府驻英公使龚照瑗暗中绑架了孙中山,清政府决定将孙中山秘密运回并处决。幸好孙中山的英国老师康德黎等人全力营救,孙终于脱险。孙中山获释后即写了一篇蒙难经历的自述,这就是当时闻名国际的《伦敦蒙难记》。这本书是孙中山最早的一本英文著作,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本纪实散文作品,当年轰动欧美,威慑清廷,为辛亥革命埋下了海外第一颗火种。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是第一部完备的现代汉语全译本,不仅对初译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而且对原著中提到的人物、事件、组织等相关内容作了详细的注解,并配有100余幅珍贵的原始图片。阅读该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也会被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此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孙中山自述》还原了这位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零距离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值得一读。

传记类图书:诠释孙中山魅力人生

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传记图书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尚明轩写的《孙中山传》(红旗出版社2013年2月版)。这本传记由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亲笔题写书名并阅读过,是宋庆龄比较认可的一本孙中山传记。尚明轩先生当年为了写这本《孙中山传》,遍访海峡两岸以及国内外各地孙中山相关之史料,甚至亲自写信请教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一些史料问题,还得到了宋庆龄的亲笔回复。另外,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知名中国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张磊的《孙中山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版),也是史料丰富、细节生动的权威读本。

近期出版的传记类图书中比较好的有《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李菁写的《天下为公:孙中山传》(华文出版社2016年9月版)。该书从孙中山的出生写起,至1925年孙中山病逝止,全景式地再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及波澜壮阔的光辉人生,是一部完整记录孙中山生平、事迹、思想以及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的著作。该书获得著名近代史学家、孙中山研究学者杨天石和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的联袂推荐,并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央统战部“第六届统战系统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团结报》记者、编辑杨博文的《孙中山大传》(团结出版社2016年5月版)也值得一读。杨博文长期从事孙中山及民国人物的研究,尤其在孙中山历史照片的研究方面用力颇深。该书收入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孙中山先生的300多张经典照片,图注精准、考证严谨、解说详尽,能使读者从丰富、真实的影像中,深刻感受到孙中山的人格魅力和伟人风采,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场景和风云变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虎生的《孙中山传》(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3月版)史料丰富、写作严谨,也值得一读。

研究类专著:剖析孙中山的当代意义

关于孙中山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从他去世后就开始了。百多年来,中外研究孙中山的学术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细致入微。近年来比较受到关注的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的几本著作,包括《从帝制走向共和: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重庆出版社2016年1月版)、《杨天石评说近代史:民初政局》(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9月版)等。在近30年来中国近代史众多研究工作者中,杨天石的成绩相当突出。主要是他能发掘出以往很少为研究工作者所了解的珍贵史料,讲出很多新话,更新人们原有的历史认识;其次,他具有史学大师陈寅恪教授提倡的那种“问题意识”,他的书能够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告别皇帝的中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一书中,杨天石在接受记者马国川的采访时谈到,“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很了不起。我们一向尊重孙中山,而且给了孙中山很高的评价。但是多年来对孙中山的局限性讲得过头了。”“现在有两个基本看法:首先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其次,孙中山有资产阶级软弱性,不彻底、妥协。我的看法是,孙中山思想里面有许多很深刻、很高明的地方。”“对孙中山的现代价值,我们以前估计得不够。”杨天石这个观点,给当下史学界对孙中山的研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那么,在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昌盛,面临走向世界中心舞台、面临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当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和理论思想对当代中国人有什么样的启示?史学专家、编辑家郑一奇在最近发表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文章中总结的几个观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孙中山先生始终充满“振兴中华”的民族自信,坚信中国能较快实现现代化,后来居上,超过西方。90多年来几经曲折,当代的中国发展已接近实现孙中山先生当年超过西方国家的预言,这证明了先生的眼光和胆识,这种民族自信对今天的中国人是一个很好的鼓舞。其次,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一书中曾指出国家建设必须要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同时进行。这个观念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也具有现实意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道德价值观建设也必不可少。还有就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就特别注重民生,提出要注重防止财富不均给人民大众带来痛苦。这些观念都对当下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除了国内的研究著作,国外学者对孙中山的研究也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值得关注的有《孙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东方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作者林百克是美国法学家,曾协助孙中山革命,1912至1925年为孙中山顾问。该书以西方人的文化视角,审视孙中山的事业,为了解孙中山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