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殷健灵《野芒坡》作品研讨与阅读推广”会议在上海作家协会召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英磊,上海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汪澜,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等领导出席活动。梅子涵、刘绪源、沈石溪、曹文轩、秦文君、彭懿等十余位著名文学家、评论家以及丁筱青、李岩、李一慢、周其星等九位著名阅读推广人、阅读老师共同出席了会议。天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昀韬主持会议。
《野芒坡》是殷健灵耗时六年成就的作品,以清末民初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为原型,塑造了男孩幼安的心灵成长史以及中国孩子和外国修士的鲜活群像。小说以主人公幼安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描写他如何自我探索、寻找人生方向的历程,呈现出一段独特的历史。小说中虽然描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生活,但因为故事中包含了生命、爱、自我探索、艺术、美、良善、道义等永恒的文学和人生要素,使得故事穿越百年依然可以在当代的大小读者心中激起共鸣。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在致辞中提到,天天出版社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专业少儿出版社,始终以“打造儿童文学出版高地”作为自己的出版追求。而推动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也一直是天天社的出版理想。从曹文轩的《火印》、张之路的《弯弯的辛夷花》,史雷的《将军胡同》再到殷健灵的《野芒坡》,天天社一直不断地挖掘和打造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原创作品。作为有担当的出版企业,天天社希望能在每一个年份,留下能被儿童文学史记录的作品,留下能被一代又一代读者记住的作品。
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英磊在致辞中提到,殷健灵入选了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是入选的7位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其新作《野芒坡》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传达出的价值观都值得大力推广。朱英磊先生的致辞充分表达出上海市委宣传部对青年作家的重视、爱惜和殷殷栽培。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汪澜在致辞中谈到,殷健灵是上海作协主席团成员,是上海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一贯洋溢着美学情怀和对少年成长现实的体恤,而《野芒坡》比起殷健灵以往的创作,又多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上海作协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和培养殷健灵这样的优秀作家,为上海文学事业的发展、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来自文学界、评论界以及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的教育界、阅读推广界的“点灯人”共同对《野芒坡》进行了解读和研讨,对原创儿童文学创作、阅读状况进行评点和建议。
著名作家、阅读推广人梅子涵先生提到,殷健灵是有着很好文学修养的作家,是个“有出息”的作者,她的写作不是嗅着市场的味道,而是遵循内心在写作。这部“完全不属于殷健灵的年龄和历史的作品,注定会成为殷健灵非常重要的写作史”。
“真正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好的成人文学作品,两者在文学性上不应有差别”,著名文学评论家、学者刘绪源先生如是评价《野芒坡》的艺术成就,并对作品的宏大气象和故事结构予以高度肯定。
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先生则把作者殷健灵喻作“太阳鸟”——“丰富多彩的羽毛汇集到一起,既令人眼花心乱,又那么和谐自然,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殷健灵的写作风格迥异,题材多样,既有成长小说,又有幻想作品;既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又有现实主义作品,还创作散文、文艺理论著作等。而《野芒坡》则是作者在题材上的重大突破——再现百年前上海滩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时期的人文风貌并稳妥真实地出现在文学题材里,可谓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惊喜之作。
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先生全面评价了殷健灵的创作和《野芒坡》的艺术表现。他谈到,殷健灵在创作《野芒坡》时,经历了漫长的收集材料的过程,而这种写作姿态和方式,现在基本上没有了。“殷健灵不是一个靠想象力写作的作家,她更倾向于写实,实实在在的生活,实实在在的故事,她的作品中无数次写到的大概就是这些事情,从前社会的记忆,以及对当下社会的记忆。”而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当下历史有非常好的激励,“任何想象力抵达的地方都是无法与现实相比的,因为造物主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
在讲到文学题材时,曹文轩评价殷健灵的作品“始终保持一种魔力,就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言,她可能是女作家中题材涉猎最广泛的一个”,“她一直在尝试进入不同领域,讲不同故事,这种不肯安分守己的品质其实是一个优秀作家的重要品质”。
曹文轩同样认为《野芒坡》是作者写作生涯中的一个转变,“从写心灵到写灵魂”,客观上这与她涉及的特殊题材有关。当主人公幼安面对教堂和神父的时候,他初始感受到的不是安心,而是恐惧,这是灵魂的修炼与变化。教堂的独特空间形成具有神秘感的深邃,这种无形而又分明存在的空间压力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一个人必须面对自己的灵魂,面对“善、恶、爱、恨、冒犯、念旧、忏悔”。当殷健灵选择这个题材的时候,她的灵魂就开始游荡在全部文字中。“灵魂这个大词是以往儿童文学没有过的大词,而《野芒坡》的故事一直被这个大词的亮光照耀。”
著名作家秦文君女士肯定了殷健灵处理素材的能力,《野芒坡》叙写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少年的成长史,不论在史料还是少年的成长历程来讲,都是非常复杂的题材。但这部作品读来却自然流畅,没有“隔”的感觉,“写出了一些真正感人的层次”,让读者领会到“爱是世界上的光”。殷健灵是“追求纯美的作家”,“她一直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艺术张力,摸索自己这一代人的话语、语境,这一点特别值得欣赏。”
嘉宾孙甘露、周基亭、魏心宏、孔明珠、沈嘉禄、彭懿、徐馨和众多阅读推广人均发表了各自的评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殷健灵的这部新作远离出版市场中校园小说的热闹和喧嚣,而将目光投向深远的历史,描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儿童的命运、选择和成长,传递着信念的光亮,可谓其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