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日前,笔者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的第二本专著《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发布暨研讨会,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提出后,中国的学者不能缺席,必须对这个战略进行深入地解读和解释,占领舆论先机,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本书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周洪波指出,王义桅关注社会的重大话题,关注国家的战略和需求,体现了中国学者的胸怀和担当。王义桅自己也坦言,如果中国学者拿不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反被国外学者抢先,出一些类似《中国马歇尔计划》《中国征服全球》之类的书,就被动了。既然是中国人提出了“一带一路”,中国学者就要有担当,第一时间拿出权威的解读来。

其次,对于“一带一路”,我们听到了很多赞同的声音,也听到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王义桅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让我们听到了“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政党的观点和态度。他介绍说,不久前他在中联部参加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欧洲各个政党领袖的讲话中,有3个观点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一是“一带一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意之一。王义桅坦言,自己的学术著作也还没有把“一带一路”的意义提高到这个份儿上,但是欧洲的政党领袖这么讲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党,许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政党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二是欧洲政党领袖认为,“一带一路”这种倡议,只有中国人才能提出来,因为立意高远,设计至少未来50年的发展路径。“我们欧洲人,未来5个月都看不清楚”。三是罗马尼亚的一个副总理说过的,欧洲再不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就会衰落成为欧亚大陆无足轻重的半岛。

第三,任何一个伟大的设想,从提出到落地实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未必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如此。

凤凰网总裁邹明作为媒体人,对于“一带一路”的实践,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体验。他说,虽然王义桅专著的名字叫《世界是通的》,但实际上这个世界是不通的;王义桅说“一带一路”的“五通”,最后是人心要通,但是,人心要通是最难的。不久前,邹明去了俄罗斯,在那里和当地的中国中小企业座谈,然后他就发现,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一带一路”从设想到实践,跨度太大了。他举例说,有一个企业家,要把自己国内的一个机床厂搬迁到俄罗斯去,结果国内的审批手续走了一年,还没有批准。这位企业家实在想不通,说:“我是"一带一路"的实践者,国内为什么层层设卡,不批我的实践?”

邹明特别提到了非洲,他通过自己的观察认为,“一带一路”的实践,最好的基础就是在非洲。非洲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同中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修铁路,修大工程,当地的人文环境、对中国的热爱,远远超出没去过的人的想象。他认为,非洲才是“一带一路”实践的突破口。

总体而言,对于“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笔者的基本判断是:企业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国家的大战略、大方向摆在那里,总体趋势是好的;而学术界,也正在趋于理性,意识到这个设想的实现,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是一个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伟大设想。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