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老了吗?》传统的正名与溯源

11.中国文化老了吗?_副本

书名:中国文化老了吗 作者:金克木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金先生讲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预期揭示谜底,而只是小题大作,试图钻出一个可供一窥门径的探索之“洞”。

近世以降,对于传统中国是否应该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胡适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这种种的“不如人”似乎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化不如人。既然文化不如人,全盘西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唯一的选择——尽管胡适晚年已经对这种观点有所反思与修正,但是,风气既开,想让更多的人以理性、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解读传统文化,并给予传统文化一个清晰、恰当的定位,却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中国文化老了吗?进一步说,它是否还有传承的必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它还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吗?金克木先生的《中国文化老了吗》,即是一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进而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著作。开宗明义,金先生首先为“传统”正名,他说,传统即是从古时一代又一代传到现代的文化之统——尽管这个“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形式的变化,但其骨子里的本质却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金先生将传统文化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看得见的、有文献记载的“显文化”,亦即有文的文化;其二是看不见的、缺少文献记载的“隐文化”,亦即无文的文化。前者多为官方所阐扬,以雅文化为特征,形成有文文化的主体,象征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后者多为民间所传承,以俗文化为特征,却是世俗生活的皈依,且形成无文文化的主体,代表着普遍的民俗心态。两者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构成了传统文化“显”与“隐”的两面;两者既缺一不可,又互为表里,无论偏重哪一面,都无法认清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

金先生从文献中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并与西方重要的思想论著进行横向比较。他选取了其中的一些重要标本进行解说,这些标本既包括佛“法”的“六经”,以及孔、老的“道”的“六经”,也包括《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等西方的宗教与哲学著作。金先生认为,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对立并不确切,“说有两种思想的对立,在中国和外国的表现不同,主从不同,比较合乎实际”。如果说西方文化的特色是哲学式的省思,那么中国文化的特色则是艺术式的审美。中国是一个艺术的国度,汉族的文化传统是艺术的,思维方式是艺术的,中国人喜欢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即应该重视中国式的艺术观。文化的传承既有衰减,也会僵化,但不管是衰减,还是僵化,思想的自由探讨总会因定于一尊而中断……欲真正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就需要双方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齐步前进,随时问答,才能进入角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先生讲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预期揭示谜底,而只是小题大作,试图钻出一个可供一窥门径的探索之“洞”。人口数量高居世界第一的传统中国何以走过数千年而能江山依旧?这既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与做官的文人思想,也需要探讨帝王以及官吏直到平民共同的思想交汇点。金先生以为,一个问题不断、乱子不少、分而又合、衰而复兴、却就是不倒的大帝国之所以能够长期持续下来,尽管会伤痕累累,但一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如果说秦始皇建造了有阶梯的官僚金字塔,汉武帝则布下了搜尽天下士的大网,如此合成为帝国的稳固结构,历时两千多年,断裂后还能重建,这是世界历史上所有称得上大帝国的国家都比不起的。历史本身不管功罪善恶,只认识功能效果,所谓刘邦模式也好,项羽模式也罢,历史只遵循自己的公式运行,谁想命令它变脸,办不到!所以,金先生才会这样说道,世界变换了,但成为众人习惯的民俗心态常常滞留而缓进,“以为可由外力而迅速改变,只怕是天真的设想”。

陈平原教授曾经说过:“像金先生那样博学的长者,并非绝无仅有;但像他那样保持童心,无所顾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难以寻觅了。以‘老顽童’的心态与姿态,挑战各种有形无形的权威——包括难以逾越的学科边界,实在是妙不可言。”钱文忠教授则将金先生称作智慧型的学者——学术型的学者注重理性思维,智慧型的学者注重感性思维,金先生虽然并没有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们既为金先生字里行间的智慧深深着迷,同时却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学术关怀。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