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各种版本和装帧形式的《红楼梦》,包括校注排印本、精装影印本、线装影印本等
无论是被评为“最难读的书”之首,还是被专家学者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至今仍在“畅销”,成为每一个中国读者案头必不可少的好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发现读过三遍红楼梦的中国人,超过四千万。
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为此,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红楼梦学会于2015年11月11日,联合举办了“《红楼梦大辞典》修订启动仪式暨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学出版座谈会”。红学专家李希凡、刘世德、胡文彬、吕启祥、陈熙中、张庆善、杜春耕、任少东、李晶等参加了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的老编辑刘文忠、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等也参加了活动。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主持。
两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论著、文章不计其数,并形成了相关学科——“红学”。众多的红学著作中,初版于1990年的《红楼梦大辞典》,集结了冯其庸、李希凡、邓庆佑、吕启祥、胡文彬、顾平旦、陶建基知名红学专家共同编撰,兼具知识性、学术性和工具性,堪称集大成式的《红楼梦》百科辞典。
《红楼梦大辞典》出版后,成为学者、读者研习、欣赏《红楼梦》的必备工具书之一,深受欢迎。2010年,《红楼梦大辞典》曾出版增订本,而今天,著作方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启动再次修订的工作,将为学界和业界以及广大红学爱好者带来一部更加完备的《红楼梦》百科工具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红学出版的重镇,自1953年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标点整理的《红楼梦》,累计销售各种整理本《红楼梦》近七百万册。其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初版于1982年的《红楼梦》,迄今已销售四百六十万套,成为当下最严谨、最普及的版本。人文社发展历史上,除出版面向大众读者的《红楼梦》校注外,还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红楼梦》影印版本,以及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红学研究著作。
为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人文社还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大观园联合邀请部分读者参加“与红学家一起免费游览大观园”活动。此外,还将于2015年11月22日下午,邀请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张庆善来参加“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为广大红迷献上题为“漫谈《红楼梦》人物的命运与悲剧”的公益讲座。
一、俞平伯、启功、周汝昌、李希凡、冯其庸等大批名家参与注释
沈尹默题写书名,最严谨、最普及的《红楼梦》版本
1953年,人文社就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标点整理的《红楼梦》。这个整理本所用的底本是“程乙本”,整理的方式除了分段、标点之外,还改正了一些错别字,加了由俞平伯、华粹深、启功(后又加入李鼎芳)诸先生合撰的注释。当时主持其事的主要是编辑部自己的同志。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当时还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沈尹默先生的这个题字我们现在仍在沿用,它还曾被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借用过。
1957年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第二个校点、注释本。这次整理仍以“程乙本”为底本,但参校了几个本子。其中参加这次校点的是周绍良、周汝昌和李易,参加注释的是启功先生。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在1957年版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二版,此时1957年的第一版已累计印刷了十八万三千套。第二版的最大变化是加了清人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作为插图,同时将何其芳的《论“红楼梦”》作为代序置于书首。另外原来的三册被改成了四册,定价也调整成了4.5元。五年以后,也就是到了1964年,我社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第三版。这次在内封上表明了“启功注”的字样,同时取掉了第二版的插图,而代之以著名画家程十髪的彩色插图。全书仍为四册,定价改为4.85元。到了1974年,这个本子由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前言改由李希凡先生撰写。全书仍分四册,撤掉了插图,定价有所下调。这是它的第四版。这一版一直延续到1981年底。人文版的《红楼梦》排印本,也一直是读者心目中的权威版本。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其红学著作《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称:“在大陆上,谁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写‘前言’或‘代序’,谁就是红学研究方面的‘当权派’。”
1982年3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新一版《红楼梦》校注本问世,这个新校注本是在红学所的主持下,经过一代红学家的集体努力完成的。参加校注工作的有冯其庸、李希凡、刘梦溪、吕启祥、孙逊等二十位专家学者;并有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几位老红学家担任顾问。在校注工作中,校注组坚持一个原则: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经过整理的普及本。
为了帮助大众读者读通读懂《红楼梦》,校注组专家对书中的典章制度、名物典故以及难解的语词,均尽可能作出注释。这部《红楼梦》印行30年间,也在不断地完善。 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全面核定正文,增补注释两百余条。2007年又一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这次修订,不仅在校注中体现最新的科研成果,修订正文、校记和注释千余条,而且在作者的问题上体现更加科学的态度:将作者署名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除了以上《红楼梦》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于1958年2月出版过俞平伯先生校订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该书也分四册,当时定价6.3元,首印二万套。至1993年,这部校订本总共已累计印行了四万套。直到最近,学术界和海外的研究机构还有人在关注着这套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红学研究著作
二 、人文社:红学出版的重镇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红学出版的重镇,在1951年建社之初,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就提出“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在古典文学方面,除了影印了一大批古籍图书外,又率先整理出版了四大名著。其中标点本《水浒》最早出版,成为了新中国古籍整理工作开端的标志,当时《人民日报》曾作为重点新闻给予了报道。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整理和出版,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人文社曾影印出版了两部重要的《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庚辰本”和“戚序本”。近年来,重新影印出版了红楼梦古抄本丛刊系列丛书,包括“庚辰本”、甲戌本、“戚蓼生序本(南图本)”蒙古王府本、脂砚斋重评本(己卯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乾隆抄本百廿回本红楼梦稿(杨本)等,受到专家和读者欢迎。
人文社还出版了一系列红学研究著作,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建国后曾在人文社出版,还有李希凡、蓝翎合著《红楼梦评论集》,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俞平伯《红楼梦辨》,四辑《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张毕来《漫说红楼》,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等红学研究著作。还出版过另外一些与《红楼梦》有关的图书,比如周汝昌的《曹雪芹》(1964年)、《红楼艺术》(1995年9月),和张庆善的《漫说红楼》(1999年)等。
其中的《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汇集了从1906到1949年间,在全国各类刊物上所发表的、为目前所稀见的有关《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文章。编选者在全面搜集和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筛选和淘汰,删去内容重复和肤浅的篇什,从总共500多篇(已经出版的专著不计)文章中选出了300篇,并对每一种观点和学术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这是研究《红楼梦》和红学史的一部重要的文献汇编,它的出版对推动红学的发展和现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研究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人文社与红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中国红楼梦学会的筹备工作就是在人文社进行的。最近,我们总结一个世纪以来的红学研究,精选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著作,准备推出一套“红学经典”丛书,收入本丛书的每一本书,基本上都是在红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即使在今天读来,它们仍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三、周汝昌、舒芜:从人文社走出来的红学家
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集中了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聂绀弩担任编辑室主任,有很多编辑都是在大学教古典文学的教授,如陈迩冬、顾学颉、王利器等,还有解放前的老报人张友鸾,以及周汝昌、舒芜等。而从古典文学编辑室走出来的周汝昌、舒芜,都有红学著作面试,成为著名的红学家。
1955年3月,周汝昌在给同窗黄裳的信中写道:兄始终在“人文”古典部分,未有别事,现时正校红楼新版,案头程甲、程乙、脂本五本等纷如也。”(1956年1月)也是在五六十年代,担任《红楼梦》编辑工作的周汝昌提出,恭王府即《红楼梦》中大观园遗址,观点一出,轰动学界。
舒芜先生在《舒芜口述自传》里这样写道:“聂绀弩主持工作的那几年,古典文学编辑室的工作并没有少做。《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几大名著的新校注本,都是那时搞出来的。‘五四’以来古典白话小说固然已有了新标点本,像亚东图书馆标的《水浒传》《红楼梦》等,但却没有注解。五四以后新出版的古典文学著作,只有古典诗词散文有过新注解。古典白话小说加注解,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的。”
正是由于在人文社工作、尤其是参与《红楼梦》编辑工作的经历,让周汝昌、舒芜对《红楼梦》理解的更加深入,在红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
四、人文版《红楼梦》是同名电视剧改编底本
由于人文社《红楼梦》校注本的严谨和普及,同名影视作品中,无论是1987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电视剧,还是2010年由著名导演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都是依据人文社《红楼梦》校注本进行改编的。
2010年7月,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北京电视台举行《红楼梦》校注本发行四百万套、北京电视台全国首播加印发售庆典仪式,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齐聚盛典。李少红导演本人多次表示,人文社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是她执导新版《红楼梦》的唯一依据底本。
今后,人文社将不断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对《红楼梦》校注本进行修订,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为广大读者提供最可靠、最严谨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