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雄:试说出版业的“互联网+”

手上敲下这个标题,内心犯着嘀咕:你凭什么说出版业“互联网+”?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说得清吗?的确,呆人一无说这个话题的资格,二也说不清,所以只能是“试说”,而且尽量多说困惑少开药方。

困惑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是前些年曾经火过的某流行歌曲中的一句词儿,现在将其用于描述出版业之现状倒也蛮形象的:从“数字化”到“大数据”到“互联网思维”再到“互联网+”……这几年出版业一直在被这几个热词撵得像只没头苍蝇般地乱窜,且谁的来头大就往谁那儿扎堆儿。曾几何时,当出版业还在就“互联网思维”说三道四时,这“互联网+”又随风而至,于是,遍地满城“+++”,至于那“互联网思维”就先靠边歇歇吧。按理说,这“互联网+”早在3年前的11月一位叫于扬的CEO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就提出来了,缘何拖到现在才火呢?盖因为今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战略层面这样一提,互联网思维已然成了过去式。那么在今天,当我们在热捧“互联网+”这个词时,又有多少人是在认真思考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它会不会重蹈互联网思维的覆辙,从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迅速沦为众君遗弃的烫手山芋呢?看来,问题的要害不在热词,而在这热词背后的意味,特别是在某个具体产业的特定意味。

困惑二:“互联网+”果真就那么神奇?所谓“互联网+”依照现在比较学理的说法就是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而将这种学理的说法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如果再白再简化一点就是“互联网平台+传统产业”。也有人将“互联网+”概括为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造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等六大特征;而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对“+”的结果有一句很高的评价:“过去一两年互联网和很多产业一旦结合的话,‘duang’!就变成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互联网+金融的结果似乎印证了李先生的这种积极评价,这一“+”就激活并提升了传统金融,创造出包括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的新产品,使用户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满足金融需求。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是所有的“+”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互联网+医疗,其结果固然使得人们实现在线的求医问药,有的成为现实,有的还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有的则很可能要永远可能下去。由此看来,“互联网+”未必是万能的,它也不是方法论,而只是当下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形态表现而已。

困惑三:出版业的“互联网+”当是啥模样?互联网+金融成功的经验和互联网+医疗不完全成功的教训其实共同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互联网+”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所“+”的那个传统产业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与互联网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是否吻合?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也。这个原则同样在告诉我们:出版业面对“互联网+”的热浪,盲目地言必称“互联网+”毫无作用,盲目地跟进一通乱“+”也毫无效果。首要前提还在于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互联网与出版各自的基本特性与基本规律,进而寻找两者间的结合部,这样的1+1才可能大于2,否则不仅肯定“+”不好,还会毁掉传统出版的种种所长。以“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造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这六大特征为例,“互联网+出版”又当如何实施?比如说“尊重人性”是尊重哪些人的人性?比如说“连接一切”的这“一切”又如何理解?比如说“开放生态”是否意味着出版的门槛可以不要?……凡此种种,又怎是一个“+”所能了得?

出版业自然期待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风飞翔,在“互联网+”这一轮产业革命的新浪潮中,出版业现在面临的不是要不要搭车赶路的问题,而是搭哪路车赶哪条路。重复一下有识之士的共识:“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不是方法论,而只是当下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形态表现而已。因此,对出版业而言,重要的不是“+”不“+”,而是“+”出一个什么样的互联网出版新产品?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