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医学的真实样貌和借鉴意义

  • 发布日期:2020-10-27

c7bfa87ea19faf116ec1edf90f03c8b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于赓哲著,中华书局2020年6月第一版

于赓哲先生新著《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之所以名“再探”,是因为作者于2011年曾出版《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是在“初探”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对中古医疗社会史的再思考,也是作者这十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

作者在第一章《树木与森林——西学视角下的医学史研究》中说:“对于古典医学历史的研究也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受到了科学的压力,研究者在很多问题上是以西医为镜,对古典医学进行重新的阐释。须知古典医学发展之路在被西医打断之前有自己的发展轨迹,若要认识其真实面目,必须摆脱这种西医镜像思维模式,以‘了解之同情’的心态重新审读古史。”作者秉承“了解之同情”的理念读书治学,常能发别人未发之覆。

中古医疗社会史方面,史料少且零碎,少有人涉足。作者不畏艰难,爬梳整理,集腋成裘,以自己深厚的史学素养对搜集整理的史料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故常能拨云见日,揭开所探讨问题的“庐山真面目”。如第三章以唐代医学人物的神化为例,分析史家、病家及医家出于各自目的对医者形象分层塑造的行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曾言:“光懂史料,不懂理论,这叫匠人;光懂理论,不懂史料,这叫空想家。”理论和史料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作者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故能广搜博采,以公正的态度看待史料和理论,并深入史料内部,探寻文字背后的真实。在第二章中,作者通过对宋代《天圣令》中复原的唐代《医疾令》的研究,分析官方医学教育体系内博士与学生的出身问题、医学分科问题、官方及民间医学所关心的疾病种类及《新修本草》地位等问题,认为《天圣令·医疾令》所代表的官方医学无法展现唐代医学的全貌,官方医学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医政需求,它无力也无意代表社会医学的全貌,而民间医学体系才是社会医学需求的主要承担者,民间医学体系始终是唐代社会医学的主流。研究的对象是官方文献,得出的结论重点却在民间医学。

医疗社会史是一门现实感很强的学科。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比较突出,杀医、闹医的现象时有发生。本书第四章《游离与主动——唐代医患关系》论述的就是中国传统医患关系的现代化意义。中国传统医患关系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现代医患关系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思考前者能否对后者的改良提供帮助时,作者认为:“传统医患关系中某些思想内核是完全可以继承的,比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注重环境与心理的影响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崭新的循证医学,大有取代传统诊疗模式之势,其原则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的知识与经验,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尽可能完美的治疗方案,在‘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这一点上与中医医患关系原则相契合,传统医患关系的价值观可以在循证医学领域发挥价值。”

今年以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本书第七章《弥漫天地间——气与中国古代瘟疫的“致”与“治”》论述的是我国古人对瘟疫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我国新冠病人的治疗中,仍可看到中医的身影,而且疗效不错。尽管不能要求千年前的古人有完整细致的传染病认识,甚至古人不少观念从今天来看是“不科学”的,但我国古代防治瘟疫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新冠疫情的防控仍有借鉴意义则是无疑的。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