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王小波逝世21周年。王小波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独特的知识分子、文化评论者以及小说家,他特立独行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正如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王小波传》(房伟 著,三联书店2018年2月)的序言中写道:“对于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评价,至今争议很大,有的批评家认为,王小波是当代文坛堕落的反思之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他在当时那个年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作家,对中国文坛也没有什么影响,充其量是写性爱而闻名,后因非正常死亡而引发反响的作家。而知识青年和媒体的持续关注,与主流文坛的冷淡,形成了情绪化的对峙。媒体对自由主义资源的话语塑造,寻找权力对抗谱系的大众焦虑,都不断放大了王小波的影响。”那么,王小波逝世21年后,对于当代中国文坛又有哪些影响呢?
8月18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房伟携新书《王小波传》做客上海书展,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共同探讨了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生与死。
金理副教授认为,王小波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不仅停留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多少都会受到王小波那种特立独行的文字与思想的影响,比如徐则臣、蔡骏、韩松落、张天翼、绿妖等。王小波的写作与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派不同,其差异并非技巧或形式感所致,而在于他所特有的思想深度。模仿者众,但他们缺少的正是王小波那种高拔的视野与识见,他们的思想力不足以穿透和同化小说的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立独行的王小波,也许还得继续“特立独行”下去。
黄平教授则表示,王小波的“特立独行”总是被贴上“自由主义”的标签,不仅自由主义解读遮蔽了王小波的小说家身份,文化研究解读同样如此。自由主义解读匮乏形式分析,不善于谈论文本,只是聚焦其思想,最终推出一种惊人的结论:王小波的杂文比小说好。和文学圈内的代表作家相比,王小波不需要借助文学场的文化资本,而是直接击中各个读者群体的情感结构——对寻求“自由”的渴望。对于更多读者来说,王小波的身份还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小说家。
房伟教授在《王小波传》中写道,王小波想到过死亡,思考过死亡,但死亡的到来却令他猝不及防。生前接受意大利独立纪录片导演安德烈的采访时,王小波笑着声称,目前还没考虑死亡的事。然而事实是,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他的作品和生平言行,却好像总在进行“人生冲刺”。他对人声称,四十岁之前的生活值得过,过了四十岁,就是被生活慢慢阉割的过程。这是一种清晰的死亡意识。或者说,王小波的写作和价值观,总是有一种“青春气质”。他惧怕衰老,惧怕死亡对存在感的剥夺,惧怕一切“貌似”老成持重的东西。他不是“向死而生”,而是“抗死而生”。
上海书展以其独特的定位、丰富的精品力作、浓郁的文化气息,每年吸引了30余万市民读者的热情参与,成为老百姓的阅读嘉年华,读书人的文化黄金周。
今年,生活书店邀请房伟教授携其新书《王小波传》做客上海书展,与金理、黄平两位教授一起,和参加上海书展的读者探讨了王小波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的生与死,让读者对王小波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本次活动也对这部新书的销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