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部纪录片改型成书?

  • 发布日期:2018-04-04 作者:徐麟翔新闻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本草中国》是国内首部反映中医药文化主题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并斩获国际国内诸多纪录片大奖。可以说,正是如此优质的内容吸引着我与版权方接洽,并最终拿下选题。从拿到这个选题之初,我就在思考该如何将纪录片现有的内容转化成书。纪录片原有内容势必要得到呈现,但在这些内容之外,该如何补充添加,使成书内容更丰满、更贴近读者需求,且与原有内容形成呼应统一?

QQ截图20180404090801

《本草中国》宋燕主编/中华书局2018年1月版/58.00元

寻道地药材,访中华药人,传千年智慧,该书整理改编自同名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全新展现中华医药文化奥秘的感人之作。

虽然有《舌尖上的中国》成功改型成书的案例在前,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为了更好地将纪录片转化成书,我又回过头去细细看了一遍纪录片,其实可以这么来概括:纪录片是以本草为切入点,讲述中药以及中医药人的故事,穿插介绍中医药文化知识、还原炮制技艺、点拨医药原理等。它是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那么我们的补充和添加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以传播介绍中医药文化为立足点。考虑到纪录片以讲故事为主,相关知识只是点到为止,遂决定在每章内容之后,添加一个专门讲知识的板块,和前文形成呼应,并深化内容、增加文化知识含量。这便有了“岐黄药话”板块。宗旨已定,具体如何来做呢?经过编辑部的讨论,决定从中医古籍中选取与各章主要药材相关的记载,深度解读本草知识,另外也从诗词、史料记载中挖掘出古人对本草的认识,并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内容,覆盖读者的多层次需求。

我们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业作者以此为提纲,搜集资料整理成文,“岐黄药话”初具雏形。当然,这之后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沟通与磨合:太过于艰深的内容不可取,太专业的内容也不合适,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讲经典医古籍中涉及的知识,讲药材的历史文化,讲经典医案等,并做到篇幅短小、文字浅白。在与作者磨合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只讲单种药材还不足以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便又建议作者添加了何为道地药材、膏方与中医养生思想、中药配伍禁忌以及介绍“京城四大名医”等内容。形式上则不拘泥于古籍和诗词,以代代相传的口诀、歌谣等,拉近中医药和普通读者的距离。

为了使这部分内容更鲜活生动,在文字之外,我们又为提到的大部分药材补配了彩图,图片均选自明代文俶的《金石昆虫草木状》。有幸在网上找到这部书的电子扫描版,经历了几百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仍鲜艳可爱,实属难得。

与此同时,对纪录片文本的整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补足人物对话的场景文字,使各章内容条理清晰、文字凝练。最关键的,是要把纪录片中众多场景图片以美观大方的形式嵌入内文,对图片进行取舍、艺术加工和排列。我们的美编刘丽老师,在紧张的排版周期里,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将多图配合文字的呈现方式做了多种尝试,做到了体例相对统一,而多有变化和新意。整个内文设计典雅大方,不乏传统古韵,让人眼前一亮。

在一遍一遍通读全书之后,又发现一个问题,既然书中提到这么多道地药材,能不能做一个地图直观呈现药材的各个产区呢。将这个想法与美编一沟通,得到了她的积极响应。其间因为地图使用的相关规定,虽然折腾了一通,但本草地图的准确性、权威性却得到了保证,也不算白费功夫。美编又出于形象美观的考虑,在每个省区的药材信息之外加配了一幅有代表性的药材图。至此,图文并茂、有足够信息量的本草地图呈现于眼前,我们选择将它放在正文之前,让读者一翻开书,就能直观清晰地了解书中涉及的道地本草及其道地产区。

终于,凝结了这么多人心血与智慧的书稿全部成型,可以付印了。虽然最后因为临时换了纸张,相对于较厚重的内文纸而言,封面纸显得有点薄,不过,好在内文纸的印刷效果非常棒,色彩还原度很高;纸质厚重,手感也很好,看到有读者评价“印刷精美”“印刷质量不错”,也是意外之喜吧。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