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乾坤》(李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1月12日,《纸上乾坤》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这是一部“烧脑”的书,也是一部因其文化“分量”而让人血脉贲张的作品。当代散文随笔创作的主流,趋向越来越轻飘的质感,越来越入世的内容,总之,热衷于写愈来愈“小”的东西——小事象、小题材、小人物、小情绪,不耗费读者的脑汁,所见即所得;《纸上乾坤》却反其道而行之,走真正的宏大叙事之路,“大”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处处见“大”。
烧脑之一:外象大——《纸上乾坤》中的主体作品,要么是国家层面的“大”,如,写大宋王朝在景德元年以大国身形力挽狂澜、弈来和平的《大道兮低回》,写老子与孔子见面和口舌辞锋与思想交汇的《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写春秋齐国吸纳了众多学人的稷下学宫流变的《千古斯文道场》,写中国远征军在腾冲喋血抗日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写巫峡始源与文化变脸的《飘泊中的永恒》,写夜郎国勃兴与衰亡之秘的《追寻夜郎》;要么是家国层面的大,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诉求和人生认知的基本面上,写韩愈贬任潮州刺史后之作为的《在火中生莲》,写任继愈与季羡林致学报国的《丹青一抹光淋漓》;要么是业界向度尤其文化向度上的大,如,写画家、雕塑家、作家、学者的《弗里达:不安的缪斯》《“蓝骑士”——康定斯基在公元1917年》《“我神智健全,我就是圣灵”》《贾柯梅蒂:青铜魔法师》等。
发布会现场
烧脑之二:气象大——李舫的文章中有一种不让须眉的丈夫气,一种气贯长虹的浩然之气。她的散文,是一种具有家国情怀、有内容、有担当的典型的“宏大叙事”,雄浑沉潜,雄迈无敌。看看这些题目吧:《苟利国家生死以》《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千古斯文道场》《在火中生莲》等,就知道作者在书写什么,关注什么。她写的人与事,对中华民族是“铸魂”的人与事,是确立中华民族元记忆的人与事。延续伟大的民族传统,铸造民族恒久不灭的灵魂,是这些篇章最初的动因和基本思想。因此,这样的宏大叙事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就如同面对长江黄河泰山昆仑,让人心中升腾起的是敬意、尊崇以及阔大无边的情怀和向往。
烧脑之三:题材大——李舫的散文取材范围相对集中、影响较大的作品,几乎都与历史有关。历史就是时间——她意在告知我们,历史已经远去,时间不会倒流。但远去并不是过去,历史仍在今天挥发着巨大作用。“时间将使得时间得以生存,岁月却因岁月而灰飞烟灭。”于是,她纵横于中国古代历史立马横刀任意驰骋。从先秦诸子百家一直到大清王朝乃至当代,古今事,笑谈间,她对史料的把握和文学性的处理,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在历史散文的汪洋大海中,仍见她的桅杆高高矗立,在波涛中起伏自如游刃有余。
翻译外文的偏业,让她轻而易举打通了中国与外国之间尤其与西方世界的关节与机杼,其自由出入往来的程度,一如天上海上的跨国航班。她在文化艺术、历史、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储备,使其作品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写作范本。
此外,《纸上乾坤》作为一个舞台,还充分展示了作者其高辨识度的语言才华,冷凝的玉的品质,蒸发的血的热度,格言警句似的哲思,排比句的诗意引申与深入,锋利,简练,清洁,干脆。
总之,这是一部思想含金量很高的文化随笔集,汇集了作者李舫近些年最有分量的散文创作。其中既有她纵论世界现代艺术史、美术史时采撷到的思想珍贝,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回眸与反思和对文化现象的评述,也有对各界翘楚的生动描摹。铺展历史的长卷,讴歌生命的宽阔,她以文艺评论者的缜密以及资深媒体人娓娓道来的讲述技巧,清晰而又深刻地把一幅古今中外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幅展现在读者面前,旨在记录时间和先贤的传奇,探究他们的智慧和坚忍,是如何成为后来者在这个喧嚣世界永不迷失的识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