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作者:吕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2月刊行
ISBN:9787108059239
近日,社会学博士吕途的作品《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是吕途的“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中国女工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从五〇后到九〇后的普通人,大概也是亿万中国女工群体普遍命运的缩影。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用工人的语言写她们的生活
从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一个特点,34位女工是以她们的年龄大小为序在书中出现的,出生的年份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五〇后,有3位,最小的是九〇后,也有3位,大多数人是七〇后和八〇后。
同为工人,同在车间里工作,由于年纪不同,她们年轻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像1951年出生的吕岫玉,她刚参加工作是70年代,在一家集体企业上班,每天上班8小时,大伙儿都抢着干活,工作任务忙的时候就献工献时,根本不会想着多干活得多要钱。现在的社会舆论说起过去国企的年代,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吃大锅饭”,所以效率低,吕途反复问她:“工人们是不是会偷懒?大伙儿工资一样是不是就没有积极性了?”可在吕岫玉的记忆中,完全不是那个样子。她说:“那个时候没有人偷懒,每个人都有岗位,你要是不干就完不成任务,就会很掉价啊!”到了70年代末,厂里发生变化了,开始挣工时了,一天干多少活儿给多少钱;再后来就改革了,一改革就听说厂里生产的产品落后、卖不出去了,厂子很快就黄了。下岗并不是不干活了,而是去给私人干活了;厂子黄了,其实就是被私人承包了。吕岫玉后来换了四家厂子,45岁的时候退休,她当了26年工人,现在靠退休金养育儿孙。
像这样的人,这样的感受,书里还有很多,却又各个不同。为写这本书,作者的访谈工作前后长达六年。在访谈中,吕途尽量走进对方的生活和住处,而不是把访谈对象邀请出来。走进女工的家里,她们是主人,感觉更加自在,而且这也是作者深入了解女工的机会。通常访谈所做的笔记超过5万字,而书中的故事平均只有5000字,从5万到5000字,作者尽量保留女工自己的语言,尽量用原貌呈现的方式传达出每个人丰富的经历,和她们内在的独特的面貌。
吕途的“第四辈子”
在访谈和平常的生活中,吕途在打工者身上感受到一种较为普遍的不自信——因为来自农村所以不自信,因为学历低所以不自信,因为工资低所以不自信,因为是打工的所以不自信。对于这种种的不自信,设身处地我们都能够理解,但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情绪会妨碍她们表达自己的好恶、为自己争取想要的生活。吕途就是代她们发声的人。
在书中的最后,吕途写了她自己的故事《我的四辈子》。她从小生长在长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几年后去荷兰留学,获得发展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她在2005年的时候第一次到皮村,当时她的身份是学者,穿着一尘不染的天蓝色羽绒服、开着白色韩国大宇车来到脏乱差的皮村,去打工子弟小学做调研。工友之家的王德志热情接待了她,王德志一边跟她聊,一边用喷火枪在烤暖气片,学校的暖气被冻住了,不把冰化开暖气片就会被冻裂。吕途深深感到自己的访谈是在耽误对方的时间,她并不觉得当时所做的研究有什么切实的用处。面对皮村的生活世界,她的反思是,“我如此无知”!基于无知的研究,她认为是错误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但是,工友们很难把自己的境况写成研究报告,他们写不出来。这并不代表他们自己不知道或是没有认识,只是他们是在一个不一样的知识体系里面。最后,撰写新工人的工作是由吕途自己从头做起。
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也是出于个人的抉择,2008年吕途告别了在欧洲的生活,来到北京皮村,参与工友之家的工作,她把这称为她的“第四辈子”。这十年间,她访谈了上百名相熟的或陌生的打工者,去苏州的台资工厂流水线打工,撰写“中国新工人”三部曲,任教于工人大学,教了每一届学员,参与新工人艺术团的演出和各项活动,每周还至少在农园劳动一天。她说,“我的一生走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好像都是为了这第四辈子做准备”。通过和她接触,读她写的书,可以感受到她的个性中有非常强大的自信和勇气,支持她走了这么远的路,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在平静、琐碎的劳作中坚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著名学者汪晖这样评价吕途的研究,“她将自己融入新工人群体的命运之中,用自己的手、自己的心去摸索这个群体的劳作的身体及其痛苦、欢欣,记录这个群体的灵魂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