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背后的故事

  • 发布日期:2017-09-12 作者:解慧新闻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QQ截图20170912094345

上市仅一个月,“朗读者”系列的两个版本销量已突破60万册,堪称电视书中冲出的一匹黑马。

2017年2月,《朗读者》节目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节目用访谈形式展现了平实、真挚的情感,用经典的文本体现了感人的阅读,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值得铭记的文字与值得聆听的声音完美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获得了广泛好评。

而将一个电视栏目转换成图书,早已不似《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火爆的年代,出版方只要振臂一呼,读者立即应者云集。此时的电视畅销书,需要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需要出版品牌的影响力,也需要出版社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作为全国文艺类出版社的龙头,66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可以说审慎又坚定地选择了《朗读者》这个项目。而且,他们几乎从立项之初,就确定了出版的主旨和方向。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说:“做电视书,一些出版社要的是短时间内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人文社打造“朗读者”系列,经济效益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我们的品牌在全民阅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是我们重点考虑的社会效益,也希望让读者“通过朗读,爱上阅读”,增加读者粘性,则是人文社擦亮品牌的新思路。

于是,人文社开始琢磨媒介转换之后的图书品质,在电视书的阅读感觉上、在图书的编排体例上,做好了预案,参与图书版权的竞争。

依靠品牌优势脱颖而出

《朗读者》同名图书今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来,颇受读者关注。依托电视,又不局限于电视的图书内容,让读者感受到了出版方专业的能力和满满的诚意。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人文社在图书版权竞争的过程中,就是“赢在”了专业能力和诚意上。

由于参加角逐的出版社众多,竞争非常激烈;而以董卿为主的《朗读者》团队,因是第一次出书,在选择出版社方面既要考量其整体实力,又需考察其品牌影响力。对出版方而言,如何在众多出版社中脱颖而出,则需要独特的优势。不容讳言,一些出版机构紧跟市场,机制灵活,颇受年轻读者的喜爱,优势明显;而人文社虽然在品牌和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但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在市场运作观念上助力《朗读者》,让其品牌和市场有机地结合,却是一个挑战。那么,人文社是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呢?

他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力拔头筹的同时还要为读者打造全新的阅读体验?所以,在没有中标之前,人文社便成立了包括编辑、策划、发行在内的“朗读者”小团队,为竞标做足了准备。第一轮竞标,人文社以《朗读者》栏目中52篇文章皆出自人文社作为版权优势,以谈判编辑对电视节目准确的定位、对图书编排体例合理的布置,更重要的是,以超越单纯的经济效益和畅销书思路,更注重《朗读者》品牌开发的出版理念脱颖而出。第二轮竞标,人文社不仅分析对手的优劣势,也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并结合《朗读者》栏目的特点,给出了自身在推广阅读方面的品牌优势、所在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公司的资源优势,以及具体出版过程中的多版本开发、多媒体宣传优势等,最终获得了《朗读者》授权。此后,他们进一步提出,采用AR技术,让电视和图书有机结合,给读者增加更多的阅读体验,也为图书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据悉,“朗读者”系列平装版针对大众读者,青少版增加了52篇名家点评,精装版6册将于9月中旬上市,珍藏版则为粉丝专属,专为粉丝定制,也将陆续上市。

目前,该书的最大亮点,即首次在大众书中尝试AR技术。该技术打破了一般电视书的局限,结合视听的特点,只要读者下载“朗读者AR”客户端,扫描书中的任何一张图片,即可让静态的图文书变成一部“可移动的活电视”。

上市仅一个月,“朗读者”系列的两个版本销量已突破60万册,堪称电视书中冲出的一匹黑马。臧永清说,在全民阅读如火如荼的前提下,将《朗读者》这样优质的文化节目转换成书,是恰逢其时的好事,也是人文社擦亮品牌、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年轻读者的有效途径;至于图书的销量,出版社一定会全力助推,但绝不会只关注销量,不关注社会反响。

66年来人文社出版了不少文学经典,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记忆,也因此有人认为人文社太过传统和严谨,其节奏不太适合出版电视书。然而“朗读者”系列的成功出版,用事实证明了该社在开拓新领域方面大有潜力可挖。传统和严谨是人文社出版工作的根基,所以在进行市场化转化和调整的时候,才不会乱了阵脚。这一次,人文社不但为《朗读者》增加了文学含量,提升了阅读品质,同时又为该书大胆地植入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团队协作 72天成书

跨过竞标这第一道门槛后,考验人文社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据人文社副总编辑、“朗读者”系列总策划、统筹人肖丽媛介绍:将文化节目转化成图书,需要把视听感转化为阅读感,其工作量非常之大:精编访谈、撰写小传、校核文本及版权落实等等,都耗费了编辑的巨大心力。

“朗读者”系列虽然以节目为基础,但不局限于节目。据介绍,该系列共收录70位朗读者的访谈、94篇文本、154张照片。访谈部分,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片段;文本部分,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还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

细致而繁重的编辑工作、尤其是快节奏的出书周期,对由70后、80后组成的编辑团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朗读者”系列依托于电视节目,但成书的重点是要如何转化为阅读感,虽然说起来容易,具体做起来却很难。编辑团队负责人付如初说:“片段化的东西只有靠稳定的编辑体例才能实现系统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成其为一本书。而无论《朗读者》的电视节目有多大的影响力,在它变成一本人文社的书之后,它的文学含量、文学品质都要经得住读者的检验,也是它最大的、最恒久的附加值。”

有了整体的框架后,每一个板块都需要精雕细刻。仅文本甄别就是其中的一大难题。虽然“朗读者”系列中有一部分的文本内容来自于人文社,但另一部分的文本甄别、朗读者所提到的引用人、名言警句都要一个个进行版本甄别,这项工作浩大且艰难。

据负责文本甄别的编辑回忆,文本甄别的过程既艰难又颇有成就感。如在“朗读者”第三辑的卷首语《家》中,引用了乔治·穆耳的一句话:“走遍天涯觅不到你自己所想,回到家你发现它就在那里”。央视团队最初给的稿件中只有穆耳,并没有全名。为了核其准确性,编辑先将句子翻译成英文,并用搜索工具找其关键词。但这样找相当于大海捞针,能找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多。于是换了一种思路,寻找国外专门收集名人名言的网站,后来找到了两个网站,其中之一叫作“名言百科”,在这个网站终于找到了这句话及其作者,作者名为乔治·穆耳。

此外,就算朗读者是资深翻译名家,编辑对其的文本甄别也是一丝不苟。在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翻译名家许渊冲那期,许渊冲在访谈中引用了英国作家托马斯·穆耳关于“偷”时间的一句话。虽然这是出自许渊冲之口,但编辑还是对其进行了核实。经核实,这句“偷”时间的话并非来自于代表作是《乌托邦》的英国作家托马斯·穆耳,而是来自于爱尔兰诗人托马斯·穆耳。

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由于工作量巨大,时间紧迫,这支团队也由刚成立的6个人逐渐扩张到10多个人,每个人都为该书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除了成书过程中历经重重困难,其新书发布会也是精益求精。在发布会当天凌晨,更改流程,调整嘉宾出场顺序,调整AR模块的介绍流程,调整阅读篇目,只为能达到最佳的发布效果,为此,整个团队只能通宵达旦工作。尤其是人文社的团队,真正实现了能写、能说、能调整、能调度、能配合的高素质要求,最终,通过董卿与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举办了一场像电视节目一样节奏紧凑、情感饱满的发布会。白岩松的朗读作为压轴节目,在1000多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有感于人文社编辑团队、营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吃苦奉献的精神,在新书发布会上,肖丽媛颇为动容。直到事后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她依然为之激动,她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而这也不是72天就能说明的问题。我们的团队,每一个人都为了这套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都尽心尽力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非常令人感动。”

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发布会上所说的:我们想办的不仅仅是一场读者见面会,更是一场倡导“全民阅读”的推进会。作为国家级的文学出版社,我们希望能借着每一本有影响力的图书的出版,为促进国家文化建设和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够 “通过朗读,爱上阅读”。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