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充和》王道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4月版/48.00元
■受访人:王道(作家)
□采访人:陈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充和精书法,工诗词,善昆曲,与古典艺术精神融化为一,品性豁达,才望高雅,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一生充和》是一部关于张充和的个人传奇,关于她的个人成长、生活经历、人生际遇等,作者王道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张充和沧桑流离又明媚动人的一生。
追寻充满生活气息的张充和
□您的前作《流动的斯文》写了张充和家族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一生充和》与之有何不同?
■前者的内容是大面积的铺展,讲述了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传奇和传承轨迹,写了家与国的联系、家族文化的核心以及每个人的际遇和变化,好比是大江大海。后者则是紧紧围绕张充和一个人,涉及到其他人也是因为与她有关联,往一个主线聚拢就需要约束着写,尽可能让充和的故事慢慢显现出来,相比于前者它更像一条美丽安谧的长河。
□充和从小未在父母身边长大,她第一次与母亲相见的场景,书里以自述口吻描写得很详细,请问写作材料从何而来?
■充和早期任职《中央日报》“贡献”副刊时曾写过不少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评论等都很精致、富有意蕴,她的不少作品都是纪实性的,如《晓雾》写了一个从小与父母分离生活的女孩,这篇文章就带有自传性质,其中的情节,包括车站的位置、环境、交通工具、人物等几乎可以考证。充和长居在合肥老家,与在苏州的母亲每年都有聚会,文中可见母亲送别她的场景,读来令人动容;再加上后期与张家后人的对谈了解,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
□写充和的一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
■在美国的部分。她刚到美国时举目无亲,工作不稳定,在陌生的社会环境里租房受到歧视;典当家藏的古墨维持生计;写信时为了节省邮资,她经常将信封的反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即使在那样的境况下,她仍挤出时间坚持练习书法和传播昆曲,以淡然平和的态度应对生活。写作时我希望能展现一个生活化的张充和,一个爱好艺术的普通人张充和,看她如何调和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如何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和窘境,最终一步步走向她向往的生活状态。
为生活营造诗意是她骨子里的气韵
□时人对张充和的才能学识评价颇高,尤其是书法与戏曲,结合她的成长历程、个人追求亦或结识的好友,是什么成就了她?
■充和有自己独特的命与运,回合肥并没有限制她的学习机会,反倒因遇到了几位良师而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充和极其执着、勤奋,她晚年回到苏州时还坚持凌晨3点起床练习书法,这是她多年的习惯。她到北美23所大学讲演昆曲,她自制头面、服饰、笛子,没有伴奏,就自己录音;没有配角,就让小女儿上场配戏,先生汉思充当翻译和解说人,如此种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昆曲是她的精神伴侣和艺术信仰。
□张充和一生颠沛流离,生于上海,长在合肥,求学北平,辗转昆明,远赴美国,这也是书中采取分地域、城市来写的原因?
■以地域来呈现一个人的生命过往,实际上是想更贴近她与各个地方的关联。纵观充和一生,她离开合肥后就一直是“在路上”的状态,她看似作为一个过客,但实际上她在认真地与每个城市交往,感受它的风土人情。所谓“人在旅途”“人生如寄”,这样的状态也与充和的故事颇为相契。充和在每个地方停留时似乎都有诗词留下来,她总是善于营造自己的诗意世界。生活可以是简陋的,但不能没有诗意,这是充和骨子里的精神意蕴。这与她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有很大的关系,她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因此把她置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出人物与地域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些地方文化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带出的故事,希望借此塑造一种时空穿梭感,还原出每一个城市对她的影响,包括对她的人生轨迹的构成和促动等。
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色调
□您曾编注,张充和是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人家都忙着赶超时尚、潮流,她却不紧不慢地,甚至退回到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中去。
■赶时髦几乎是人心所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若要追赶所谓的时髦,恐怕永远追不上。再说了,什么是时髦呢?今天的过时或许正是明天流行的风尚,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自我。当很多人抛却传统去追逐时髦时,充和始终专注于书法、诗词、昆曲、园林、碑刻等传统之美,一刻不曾动摇。为什么有些人上了年纪就想回到传统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呢?充和的坚持或许只是基于纯粹的个人爱好,但无意中却比别人悟道早一些。她虽未完全置身于传统文化中,却与它们相守相伴,使得她身上的传统不再是固有的传统,而是具有了时代的色调和力量。
□她虽是大家闺秀,但她一生辗转的行迹也表明她并不困于闺阁,而是乐于出去接触外界的。她似乎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闺阁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