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阎崇年携其新作《御窑千年》亮相三联韬奋图书馆。现场,他不仅介绍了御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外,还道出了“中国”与“瓷器”的 渊源。
阎崇年如今已是83岁高龄,但他的学术却任然处于青春期。书中,他由一个典故,揭秘了为什么“瓷器”“中国”的英文都叫作“China”。
“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相传瓷器销往海外,一些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字,而且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要想理解大写的China,就不能不懂小写的china是用作瓷器名称。阎崇年坦言,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中国的英文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
阎崇年介绍,御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既可以指皇家御用窑场及管理机构,又可以指烧造过御用瓷器的窑场。从狭义而言,御窑贯穿明、清两朝;广义而言,御窑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广义的御窑,历史已逾千年。“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精髓,必须通过其载体御窑。御窑是帝制时代的产物,依托国家力量,荟萃了瓷器文化的精华。皇宫有御窑,更能成其大;御窑为皇宫,更能显其贵。”阎崇年说,了解御窑与瓷器,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聚,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生命的理解。
纵观史料,阎崇年发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遗存,中国瓷器在亚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它曾经是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物资,曾经是中外国家交往中的尊贵国礼,为中国带来不菲的外贸收益,更影响西方出现追捧中国文化的热潮。
阎崇年认为,“瓷器之路”,和现在的“一带一路”基本重合。中国古代贸易中,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和茶叶一起,通过陆海两条通路走向世界。物质交换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从宋到清,千年以来,瓷器成为一带一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据悉,《御窑千年》是一部历史学家撰写的简明瓷器文化史,重在探讨宫廷与御窑瓷器的历史与文化之关系。书中,作者选择明清故宫存量最多、档案记载最详、文献记述最丰、社会影响最大的御窑瓷器为重点,讲述宋元明清御窑瓷器的发展历程,挖掘御窑及瓷器的历史、人物、事件、典制、技艺、器物、文化、艺术、生活、影响,传播优秀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