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是文明的内化

  • 发布日期:2016-12-20 作者:郭华悦新闻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8

《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冯骥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28.00元

谈及为什么写《无路可逃》这本书时,冯骥才提到了两个字:记住。

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分量却颇重。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民族,记住过去,才有未来可言。没有“记住”的生活和文明,是没有出路的。

对于个人来说,记住昨日,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昨天的伤痛也好,美好也罢,都是通往明天之路的一块块基石。如果没有这些基石堆砌而成的根基,明日的美好就只是昙花一现,不值一谈。

而对于一个民族呢?冯骥才提到,意大利非常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善于“记住”的国家。那些中世纪的古城,历经了几百年,到如今依旧能保持原样。甚至,连街上的一块石头,都分毫未动。这样的坚持,源于何故?

无非是俩字:记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文明,以及曾经的苦痛,都是意大利人心中的一笔文明财富。这笔财富,看似无形,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中,最珍贵的部分。因为珍惜,才愿意记住,也才有时至今日的坚守。

这种对文明的坚守,就是一种记住。

从这个角度来说,冯骥才的这本书,也是对个人生活史的一种“记住”。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昨日的伤痛,下意识地选择了逃避和遗忘的方式。可冯骥才不,对他来说,遗忘伤痛可能会等于重蹈覆辙。唯有记住,才能让自己将苦难,化为内在的财富。

这就是“记住”的意义。一个人,一个国家,懂得了记住,也就明白了坚守的意义。站在昨日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记住,说白了,就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根。无根之人,或无根之文明,未来的发展又何从谈起?

所以,明白了记住的重要性,继续昨日的财富,将文明内在化,让文明成为一种内在而自发的坚守,这才是个人乃至国家,获得尊严与幸福的途径。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