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与虚构》王安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久前,继莫言、韩少功之后,上海作家王安忆获颁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在颁奖词中,王安忆被评价为“多年来一直在写作上突破自我,每篇文学作品都不重复”。
王安忆获奖的提名者、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选择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为王安忆的代表作。作为一部具有“自传性”的小说,《纪实与虚构》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王安忆运用现实和历史、纪实和虚构交叉的形式,力求真实地叙述世界,被评价为“能以虚击实,甚至滋生出比现实更深刻的东西”。
这位在创作的路上坚持了30多载长跑的作家,坦然地面对奖项,一如她总是以坦诚的姿态与读者分享她关于写作、阅读、价值的看法――
写作:让我安静下来
别人说写作很苦,但是我觉得如果不写的话,日子过得很没意思。我最不开心的时候,就写作。一写作,我就安静下来了。
对我来说,写小说有种最朴素最简单的乐趣,不然我也不会长跑30多年,还乐此不疲地跑下去。至于突破与变化也是必须的,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工作,不变,怎有意思?
故事:从常态到非常态
小说写作就是讲故事,故事的原则一是遵循常理,二是人间趣味。先是形式,即小说的壳,是时间性质的;然后进入它的内容,是故事;第三点,就是思想。从壳进到了内容,就是瓤,然后就要把核敲开了。我为什么很喜欢用“核”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对一个果子来说,核是生命的种子,种植下去,长出苗来,最后结成果实。小说的核,叫思想。小说的面目是人间常态,我们要遵守常态的基本原则,依循它的逻辑,然后走到哪里去呢?走到非常态。就是从一个常态到一个非常态。这是一件很难做的事。
价值:新发现和新期望
我以为价值应该超出常识,在常识之上。有一种价值,专属讲故事的人独有,对世界和存在有新发现、新期望,是价值将原始的故事和小说的故事区分开来。
阅读:不一样的风景
选择阅读,是使自己在生活以外,体会到不一样的风景。生活的强硬与文字的虚无,是冲突的但更是平行的,而过于依赖文字沉醉于其中,则是有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