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老了吗?》:逃不开割不断的传统

  • 发布日期:2016-08-30 作者:梦婷新闻来源:解放日报

U21P112DT20160829114023

《中华文化老了吗?》;金克木 著;中华书局

如果一个人问,“中国文化老了吗?”就等于在问:“中国老了吗?”答案或许可以从金克木的 《中国文化老了吗?》 中找到。在书中,金克木追寻传统根源,探隐“无文”文化,点评历史人物,表达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中国文化老了吗?》的题目来自《文化的解说》(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的第一节“如何解说文化”。

在文中,他接连发问:“中国文化老了么?世界思潮进入晚景了么?希望在哪里?”进而设问:“文化和思想也会老化吗?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也就是说,怎样解说文化?由此才可以问:怎样看待文化?怎样自觉创造文化,改造文化,继承文化?”

这其实是在用分析的手法,一步步地推演、解说。但是使用的词汇和概念却又是全新的。

《中国文化老了吗?》 是从金克木60多本著作中精选内容编辑而成,共三十多篇,约25万字。从内容上略分三辑,一是金克木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如《春秋》《论语》《大学》等,可以说是论传统文化的根。二是阐述中国文化的现象和特定概念,如《台词潜台词》《显文化隐文化》以及《中国的神道》《佛统》等,可以说是论传统文化的型。三是从中国历史人物看中国传统文化,如周公、九方子、范蠡、武则天等,可以说是从人物来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谜。

除了这三辑,书中还存在着两条线,这要从金克木对传统的定义说起。传统是什么?金克木说,传统即是从古时一代又一代传到现代的文化之统。这个“统”有种种形式改变,但骨子里还是传下来的“统”,而且不是属于一个人的。金克木将传统文化分为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有文献记载的“显文化”,亦即有文的文化;二是看不见的、缺少文献记载的“隐文化”,亦即无文的文化。前者多为官方所阐扬,以雅文化为特征,形成有文化的主体,象征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后者多为民间所传承,以俗文化为特征,却是世俗生活的皈依,代表着普遍的民俗心态。两者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既缺一不可,又互为表里,无论偏重哪一面,都无法认清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

金克木的思考是否具备借鉴意义?见仁见智。

就连金克木自己都曾说,他的文章“够不上 ‘深厚的解说’”,“不是结论的推演,而是问题的追索”。如泛泛而论,金克木的文章,也许难以引用,未必能出现在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里,但作为谈助,却又十分难得。如更深入地探求,则他的思考总能启发别人作进一步的思考。这就有些类似古代述而不作的孔子,他说过很多话,前后偶有矛盾,但不失是位伟大的思想家。

金克木一生经历传奇,不仅精通多种语言,而且学贯中西。他最初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馆员,却利用一切机会博览群书,广拜师,勤自学。此时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他白天在借书台和书库之间生活,晚上再仔细读借回去的书。1943年到印度研佛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教梵文、巴利文、印地语等。金克木的智慧,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也和他特殊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有关系。

见过金克木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他始终以“老顽童”的心态与姿态,挑战各种有形无形的权威。

金克木晚年曾给了自己有一个定位,他说:“我不是专家,也许可称杂家,是摆地摊的,零卖一点杂货。我什么都想学,什么也没学好,谈不上专。学者是指学成功了一门学问的人,我不是。”

对于这番自我评价,复旦教授张汝伦说,“比起历史上的杂家,金克木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学问之杂,前无古人是可以肯定的,后无来者也可以基本断言,除非人类最终能摆脱讲究‘专业’的时代。”北大教授陈平原也有类似的论断,“像金先生那样博学的长者,并非绝无仅有;但像他那样保持童心,无所顾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难以寻觅了。”

传统,我们逃不开、割不断,这类基因,个人有,民族、国家也有。中国的文化到底老了吗?还是翻开这本书吧。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