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芒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 发布日期:2016-07-25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res03_attpic_brief

《野芒坡》,殷健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上海作协、思南公馆以及上海中版图书公司共同举办的《野芒坡》读者沙龙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行。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文学评论家刘绪源以及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曹雷,与《野芒坡》作者殷健灵一起探讨了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之美和人性之美。

《野芒坡》以清末民初的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为背景原型,塑造了少年幼安的心灵成长史以及中国孩子和外国修士的鲜活群像。小说以主人公幼安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描写他如何自我探索、寻找人生方向的历程,呈现出一段苦难与光明共存的独特历史。小说中虽然描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生活,但因为故事中包含了生命、爱、自我探索、艺术、美、良善、道义等永恒的文学和人生要素,使得故事穿越百年依然可以在当代的大小读者心中激起共鸣。

殷健灵谈创作灵感与创作原型

《野芒坡》是作者在创作题材上的一次重要转型,全书蕴含了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气象颇为宏大。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殷健灵与土山湾邂逅,这段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历史让她灵感迸发。殷健灵谈到,在参观土山湾博物馆的时候便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脑海里迅速闪现出一个念头,就是把这段故事变成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接着她多次走访故事的发生地,与土山湾博物馆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耗时六年最终完成。她说,每一次的走访都能让她有新的收获与感悟,幼安、若瑟、菊生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她的脑海里逐渐清晰,并最终跃然于纸上。

殷健灵认为文学的魅力比历史要光彩得多。“我小时候学过这么多的历史书,学的就是年份,从来没有激荡过我的心灵。可是文学不同,它来自也许是历史真实,但是它经过了这样一种化学反应,它就有了获得跨越时间、空间的、打动人心的那种魅力,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

刘绪源:在复杂的题材和真实的体验中寻找写作之路

评论家刘绪源对《野芒坡》做了深入解读,他在序言中写道,这是一部有关历史、文化、宗教的复杂题材小说。而《野芒坡》则很好地处理各个题材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提及理论创新的话题时,刘绪源谈到,作家创作同样需要创新,虽然作家不一定要了解那么多的理论,但是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必须是完整的,在这一点上殷健灵是做得比较好的。宗教的问题、艺术的问题、个人的问题、教会的问题等等,在殷健灵的笔下都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诠释。

曹文轩谈《野芒坡》引人注意的三种特质——

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

曹文轩同样为《野芒坡》撰写了序言,并对作者的写作给予高度评价,“殷健灵的作品是看不出代际的,而这正是成功的作家应该有的写作。当作品里头把代际的痕迹抹掉,只想到是一部小说的时候,就可以下一个判断,这是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殷健灵把自己的文字作为文学艺术品在好好地经营着。”《野芒坡》相较于作者以往的写作是有极大不同的,“她的写作开始从日常化的人生经验转移到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上,这也是她的文学创作的新转向”。

文学中的世道人心

曹文轩谈道,“文学离不开四个字,世道人心”。但是现在有些文学创作只写世道,不写人心。而殷健灵无论是写浅显的作品,还是写深刻的作品,她始终把她的笔墨牢牢地锁定在一个词上,就是人心,到了《野芒坡》更是这样。《野芒坡》值得我们去称颂、关注,就在于其不仅有对世道的描写,更有“对人心的琢磨”。

文学中的“道德责任感”

“《野芒坡》之所以让我喜欢,之所以让我注意,是作品中展现出了道德责任感上。道德与灵魂、人性,与种种文学最基本的东西结合在了一起。”曹文轩谈道,殷健灵的作品闪现着道德责任感的光泽。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