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秋 著;中华书局出版
传统节日是民族的生活愿景,积淀着深沉的民族精神,深入其堂奥,体悟其妙蕴,非无心的过客或纯书斋作者所能臻达。李先生说,这本书是他25年心血的结晶。想来的确如此。自1990年以来,李先生一直为传统美德和传统佳节的转运而呼吁。2004年,他第一次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传统佳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放假,持续努力四年后实现;2006年,他在全国政协全体大会上发言,第一次为仁义礼智信恢复名誉。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他发现传统节日的灵魂正是人伦精神,于是他致力的传统美德和传统佳节很自然地合流了,汇合在这本书中。
这本书,跟一般象牙塔里的高头讲章不同,它充满了社会实践的价值,充满了李先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殷殷关切,完全可以视为一部关于传统节日的基本教材。我尚无能全面领会李先生精深的思想,只能管中窥豹,说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李先生深入地剖析了传统节日的根本特点。书中有一句很精炼的话:“以天时地气为凭依,与生命节律相呼应;以人伦精神为灵魂。”还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合一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是的,天人合一,这应该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根脉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节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根本特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顶层设计。这种文化自觉,一般人是很难具备的,很高兴,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这大概可以视为中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征象之一吧。
中国传统节日的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必须是成体系的,而不能是单打独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原来放假的只有春节,在李先生等社会贤达的呼吁、推动之下,党和政府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现在,清明、端午、中秋、除夕也放假了。除此之外,元宵、七夕(含中华情侣节)、重阳(含中华父亲节),加上中华母亲节、中华教师节,宛如“彩色明珠”一样,一起编串起中国人的“时序长链”。这样的节日体系,是非常动人的,是极富魅力的。
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也是自成体系的。在育人、化人方面,外来节日因其文化根脉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必然是不同的。外来的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哪有我们自己的父亲节、母亲节、情侣节有意义?外来的宗教节日,对于并非其信众的绝大多数人,不具有信仰的意义,难以滋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况且,在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之时,我们不能不加意保护自己文化的健全与发展。所以,李先生在书中多次强调,节日的“去中国化”决不能继续下去,而要大力培育、弘扬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体系。“精神是要有体系的,有个体系,精神才有归依。”诚哉斯言!
其次,李先生逐一阐明了九个传统节日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这九个节日分别是:中华年、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七夕情侣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教师节。对这些节日,李先生以浓墨重彩的华章,详细解析了它们的意义,谈历史,说人伦,读者可以徜徉其中,慢慢品味欣赏。有些话语,则高度概括了不同节日的相对特点,比如:“如果说除夕和大年重于家庭团圆、家族亲友的团聚,那么,元宵节则是社会性的大活动,群众性的大狂欢”,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没有端午节的红火,清明节需要沉下心来,从清明节这本书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跟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秋节的格调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静清雅的,抒情的”;“清明蕴涵着如何对待生与死的哲学,重阳蕴涵着如何对待盛与衰的哲学”;以及“刚烈的”端午节魂,“浪漫的”七夕节题,“诗意的”中秋节境等等,都是含英咀华之语。
再次,李先生还特别注意传统节日的当代实践。传统节日,只有返回民俗、返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然而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渐渐变得不知道怎样过节了。这本书不但阐述了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循天时重人伦”的优长和各传统佳节的当代意义,还反映了近年来各地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的新鲜经验,可读性、可仿效性俱强,足堪推广。这既体现在书名上,也体现在全书的框架结构上。在每一个节日后面,附有多少不一的范例,这些范例,都是各地、各单位具体实践的忠实记录。这些范例中,也时时闪现着李先生的影子,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此不再赘述。
“生命的时序,人伦的仪典。”——最后,借用李先生的这句话向传统节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