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刘巽达 著
东方出版中心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系一本“文化时评集”。看一眼目录标题,便可知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张贤亮激活灵与肉的思考”“狼图腾文化造假之辩”“对流行热词的冷分析”“姚贝娜一定不愿把记者想象成等待死亡的秃鹫”“废墟涂鸦的尴尬命运”“需要那么多国际电影节吗”……其锋芒所指,皆为当下文化热点、文化事件、文化人物、文化现象等,文章选自作者刘巽达发表在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的时评文章。通读全书,其最大的特点是文风犀利,文学性强。
很少有人专门论及“时评”这种文体的文学性,而刘巽达的文体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目下的很多“时评”,有沦陷于“标题党”之虞,追求句句扣题弹无虚发,重观点而轻文趣。但如此一来,各报的时评,便有似曾相识的雷同感,难以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刘巽达的强项是写杂文,讲究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所以他追求“时评与杂文的杂交”,他认为,杂文的主要功能就是时评功能,这种文体特别切合时效。鲁迅当年操练杂文,篇篇针砭时弊,堪为“时评”的典范与巅峰。杂文应是人格和性情的喷泉,字里行间,看得到码字人的身形、表情乃至心灵。既然世事任人评说,评说者发乎于声出乎于心,总会运用自己的语言,不用别人调教,必然个个不同,哪有千人一面千口一声的道理?杂文如斯,时评亦然。虽然因“急就章”和“针对性”会略略损伤文学性,但既为文章,得有文采,否则,如何“文而化之”?
事实证明,读者是很在乎“好看度”的。刘巽达连续两年在读者投票和评委评审中蝉联“2013年光明网十大杰出评论员”和“2014年光明网十大资深评论员”,大抵可以说明:思想性和文学性能否有机结合,成为评判一个作者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尺。而出版社“敢于出版”通常意义上被视为“枯燥”抑或“速朽”的时评文集,想必也是因为作者的观点和文风不止于“急就章”,而是具有杂文的耐咀嚼特性,彰显作者的个人风采。
刘巽达在其自序中,特意“盛赞”了光明系媒体,认为自己是光明日报“融媒体”概念的受益者,不但有“即时”之长,还有“不受版面字数限制”之利。在占领新媒体成为重大战略的背景下,如何用语言轻快和文采斐然的时评吸引更广大的读者,无疑是一个重要议题。相信《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能够成为“时评”的一块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