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驱动中国是以全媒体为关注点的一场国际性专业盛会。2013年应“京交会”主办方的再次邀请,法兰克福书展及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在亚洲举办第二届故事驱动中国大会。【详细】

李岩: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作为中国在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出版了《鲁迅全集》《辞源》《二十四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工程,以及《围城》《蓝海战略》《于丹<论语>心得》《目送》《邓小平时代》等超级畅销书。近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和多元发展的新模式。《哈利·波特》《白鹿原》被同步改编为电影,“诗词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跨媒体传播的文化活动。我们愿意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更好地促进内容与科技、与资本、与产业的融合,更好地促进内容产业与电影、动漫、游戏、设计、演艺、IT、旅游等各个领域的融合。【详细】
潘凯雄:数字出版的本质不在于是把传统作品数字化,也不在于广大网民把自己写的字往上传。更根本的东西我觉得应该是整个生产的数字化、流程的数字化,而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产品。包括我们现在习惯讲的数据库,包括讲的增加了互动和体验。
石涛:京东目前没有进入纸书出版的计划,原因很简单,我们希望京东仍然保持一个纯粹的网上零售平台的定位,这个定位是京东过去十年中找到的最好的定位,上面衔接厂商或者是出版社,下面衔接消费者,我们起桥梁的作用。我们就去老老实实的挣渠道的这份收入,而不去进入上游的领域。【详细】
主题:无限的内容(一):如何从内容中获取最大的价值
演讲嘉宾:
张志军(Zhang Zhijun) 三联时空国际文化传播副总经理
主持人:
王珲(Wang Hui) 《心理月刊》中文版创始人、著名媒体人
张志军:在我12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运作百万畅销书的惊喜和成就,也遭到了库存积压、退货和失败的教训,近年来操作一部畅销书越来越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传统的传播模式崩溃了。就像一个隧道,它的拥有者是专业机构和人员,他们决定传播什么,怎么传播。这个渠道是单项的,从渠道的这一头传到那一头是不可逆的。
包岩:产业的延伸。做活动不是目的,是手段。只是通过做活动介入,进而要做项目,做品牌,最后要达到的是做产业。中国诗词博物馆不能仅以公益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接近老百姓,建体验馆、度假酒店,把“诗词中国”以一个产业化的方式去实现它。【详细】






